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长沙市“十四五”国土空间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询意见中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1-12-28 | 9483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公告,广泛征询公众对《长沙市“十四五”国土空间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意见。公示时间为2021年12月23日—2022年1月23日。


第三章 改善质量

形成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格局

3.1优化结构,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尊重自然山水格局,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发展理念,贯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方针,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发展目标。

构建“一江六河、东西两屏、南心北垸、一环六楔”的自然生态保护格局,体现长沙地域特色的山水林田洲垸等自然生态资源作为生命共同体系统保护。“一江六河”指以湘江为干流,以沩水、龙王港、靳江河、浏阳河、捞刀河、沙河为主要一级支流河,串联区域的其它河流及湖泊;“东西两屏”为东部罗霄山脉的九岭山系、连云山系、幕阜山系成,西部由雪峰山余脉沩山、岳麓山、谷山;“南心北垸”为南部跳马、暮云、柏加、坪塘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部分,北部望城区大众垸的洞庭湖湿地部分;“一环六楔”指三环线生态绿环承接东西部生态屏障,构筑谷山-乌山、岳麓山-莲花山、大王山-靳江河、绿心-浏阳河、苏托垸-捞刀河、黑麋峰-沙河六条生态绿楔,形成链接城市内外的生态廊道和通风廊道。

3.2 精细保护,提高生态空间质量

3.2.1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在浏阳大围山、株树桥水库、连云山系,北部黑糜峰、西部宁乡沩山山系周边。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具体人为活动清单按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3.2.2精细保护各类自然要素

明确林地功能分区布局及林业建设方向。市域分为“东西部水源涵养林与生态公益林保护区”、“中部城市森林与林带林网建设区”、“南部生态防护建设区”三个林地功能分区。东西部分区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等高保护价值区域的林地,加强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脆弱区域的公益林建设力度;中部分区全面开展林带林网建设,加大对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沩山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的保护,重点建设沿沩水河、浏阳河、捞刀河的水土保持林等特殊用途林;南部分区恢复与重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提高林木覆盖率和林分质量。

保护重要山体,加强四大山系(群)整体保护,凸显区域屏障功能。加强连云山系、九岭山系、幕阜山系以及大沩山四大山系生态保育、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积极提高林木覆盖率,在严格保护已有森林,加强控制建设项目对森林占用征收情况的基础上,以搞好绿化工程,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

优化江河水系网络布局,加强水库管控,提升水库水质。形成以湘江水系为核心的水系网络,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河、靳江河、龙王港、沙河六条支流为主的河湖水网生态系统。以自然河湖水系、调蓄工程和引排为依托合理兴建必要的引调水工程,进一步加强河湖水系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水系连通性,构建流域相济、多线连通、多层循环、生态健康的水网体系。

充分发挥湿地、垸子对于调蓄洪水,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应对极端气候下生态系统的调节和修复的重要作用。对长沙市湿地保护进行区划科学布局,建设以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或小区、重要湿地建设为基本格局的湿地保护体系。重点保护蓄滞洪垸,推进翻身垸、苏廖垸2个省级蓄滞洪垸和18个市级蓄滞洪垸的安全建设。

3.2.3开展重点地区生态修复

开展系统生态修复,分片有序推进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加强侵蚀沟、河流坡岸、湖泊和水库周边的生态修复,重点对沩山、九岭山系和连云山系三大水土流失区域进行治理。水环境和水生态修复方面,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保质等手段,提升水生态品质;森林生态修复方面加强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等的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重点对绿心地区、大王山-莲花山地区、黑麋峰-流沙河流域等区域进行森林生态修复;矿山矿坑生态修复方面开展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湿地生态修复方面采取人工恢复、新建或改进湿地的方式,对湿地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延缓或者控制湿地退化,恢复生物多样性。

3.3合理利用,激活生态空间价值

3.3.1公园体系格局

构建“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的城乡公园体系,为市民提供高品质城乡休憩空间。

自然保护地:构建“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影珠山省级森林自然公园、松雅湖国家湿地自然公园等共22处自然保护地。

风景名胜区:保护市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规划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沩山风景名胜区、花明楼风景名胜区、大围山风景名胜区、影珠山风景名胜区、道吾山风景名胜区等6个风景名胜区。

郊野公园:依托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休闲游憩、体育健身等多种类型郊野公园。重点依托谷山、岳麓山、大王山、黑糜峰、捞刀河、浏阳河等六条生态绿楔建设郊野公园群,推进以湖泊湿地、森林、垸子为主体的郊野公园建设。

城市公园:合理布局市区级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游园等,形成层级丰富、布局均衡的城市公园体系。老城区结合城市更新、四增两减,完善绿地布局,通过见缝插针开展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建设。

3.3.2构建三级绿道体系

构建市级-区级-社区级绿道层级体系,结合长沙市山水特色,形成“一江两岸、六河曲串”的城市绿道网络。市级绿道突出“长藤串瓜、成网成环”的规划布局特点,将城市山、水、湖、公园等生态景观要素进行有效联系;区级绿道依托河流水系、历史风貌道路及城市开敞空间,作为市级绿道的补充,完善蓝绿游憩绿道体系;社区级绿道依托生活性支路、居住区道路等,串联主要生活生态空间,满足日常休闲散步、跑步健身等功能。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