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建设了多个研学基地,包括生态农业研学基地、环保科技研学基地、乡村文化研学基地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发了相应的研学课程,如“田园探索之旅”“环保小卫士”“民俗文化之旅”等。通过引入研学旅行新业态,滕头村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研学旅行,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五、强化营销与推广
营销与推广是乡村运营的重要环节。通过品牌传播、活动营销和合作推广,可以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和市场关注。
(一)品牌传播
品牌传播渠道的拓展要注重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旅游展会与活动。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传播。例如,通过发布乡村的美景美食、民俗活动、特色产品等内容,吸引粉丝关注;通过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如抽奖、话题讨论等),增强粉丝的参与感和粘性。同时,参加各类旅游展会、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展示乡村的旅游资源和产品。例如,在国际旅游交易会上,设置乡村旅游展位,通过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方式,向国内外游客和旅游企业宣传乡村的品牌形象和特色产品。
品牌传播内容的设计要注重故事化传播和视觉化传播。通过讲述乡村的故事来传播品牌,让品牌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讲述乡村的历史变迁、村民的奋斗故事、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故事等,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同时,利用精美的图片、视频等视觉化内容进行品牌传播,提升品牌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制作乡村旅游宣传片,通过航拍、地面拍摄等方式,展示乡村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活动;设计乡村品牌形象标识(logo)、宣传海报等视觉化元素,统一品牌形象。
(二)活动营销
活动策划与组织要注重主题性活动策划和季节性活动策划。根据乡村的品牌定位和特色资源,策划具有主题性的活动。例如,某乡村以花卉种植为主导产业,可以策划“花卉文化节”活动,包括花卉展览、花卉摄影比赛、花卉手工制作等活动。同时,结合季节特点,策划季节性活动。例如,在春季举办“踏青赏花节”,在夏季举办“乡村避暑节”,在秋季举办“丰收节”,在冬季举办“乡村民俗年货节”等,吸引不同季节的游客前来乡村。
云南罗平油菜花节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油菜花节期间,当地举办了油菜花摄影比赛、油菜花田马拉松、民俗文化表演等活动。同时,通过与旅游企业合作,推出了油菜花节旅游套餐,包括门票、住宿、餐饮、交通等一站式服务。油菜花节的成功举办,提升了罗平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浙江仙居杨梅节则通过杨梅节的举办提升了仙居杨梅的品牌知名度。杨梅节期间,当地举办了杨梅采摘体验活动、杨梅美食节、杨梅文化节等活动。游客可以在果园采摘新鲜杨梅,品尝杨梅美食,了解杨梅文化。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将仙居杨梅销售到全国各地。杨梅节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仙居杨梅的市场价值,还带动了当地农业、旅游、电商等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合作推广
合作对象的选择要注重与周边旅游景区、旅行社和电商平台的合作。与周边的旅游景区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例如,某乡村与附近的著名景区合作,推出“景区 + 乡村”联票,游客购买联票后可以同时游览景区和乡村,景区和乡村按照一定比例分配门票收入。同时,与旅行社、电商平台合作,共同开展推广活动。例如,与旅行社合作,推出乡村旅游线路产品,通过旅行社的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进行推广销售;与电商平台合作,开设乡村旅游旗舰店,销售乡村的旅游产品、特色农产品等。
四川成都三圣乡通过与周边景区和旅行社的合作,吸引了大量游客。三圣乡与锦里古街、武侯祠等景区合作,推出“成都一日游”线路产品,将三圣乡的乡村旅游项目纳入其中。同时,与多家旅行社合作,通过旅行社的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进行推广销售。通过与周边景区和旅行社的合作,三圣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浙江千岛湖乡村则通过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提升了乡村的经济收入。千岛湖乡村与电商平台合作,开设了千岛湖乡村旅游旗舰店。在旗舰店中,销售千岛湖乡村的旅游产品(如民宿预订、旅游线路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如千岛湖鱼干、有机蔬菜等)。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和销售,千岛湖乡村的旅游产品和特色农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提升了乡村的经济收入。
六、建立长效运营机制
长效运营机制的建立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政策支持、利益共享和动态调整,可以确保乡村运营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政策支持
政策制定与落实要注重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要制定财政补贴政策,对乡村运营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品牌推广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例如,对乡村新建的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对乡村新开发的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给予设备购置补贴等。同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乡村运营企业的税收负担。例如,对乡村旅游企业、农业企业等给予税收减免或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和创新力度。
浙江德清县出台了《关于支持乡村振兴的若干政策》,对乡村运营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例如,对乡村新建的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给予30%的财政补贴;对乡村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一次性安家费和住房补贴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乡村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和人才参与乡村建设。安徽黄山市出台了《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扶持政策》,对乡村旅游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例如,对乡村旅游企业年营业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返还;对乡村旅游企业新建的民宿项目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黄山市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乡村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