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益共享
利益分配机制的设计要注重村集体与村民利益分配和企业与村集体利益分配。建立合理的村集体与村民利益分配机制,让村民能够从乡村运营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例如,村集体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资源入股等方式参与乡村运营,获得土地租金收入、分红收入等;村民可以通过参与乡村的项目建设、旅游服务等工作,获得工资收入。同时,在乡村运营中,企业与村集体要建立互利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与村集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按照约定的比例分配营业收入或利润;村集体可以通过提供土地、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获得相应的收益。
江苏南京江宁区黄龙岘村通过“公司 + 村集体 + 农户”的运营模式,建立了利益共享机制。村集体将土地流转给企业,企业负责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村民通过参与项目建设、旅游服务等工作获得工资收入。同时,村集体和村民按照一定比例获得企业的营业收入分红。这种利益共享机制,让村民和村集体都能从乡村运营中获得收益,提高了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浙江丽水松阳县陈家铺村通过“村集体 + 企业 + 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了利益共享。村集体将闲置的房屋和土地流转给企业,企业负责开发乡村民宿项目和旅游服务项目。村民通过参与民宿服务、农产品销售等工作获得收入。同时,村集体和村民按照约定的比例获得企业的营业收入分红。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乡村的经济效益,还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动态调整
市场监测与数据分析要注重建立市场监测机制和数据分析与应用。建立乡村运营的市场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游客需求变化。例如,通过旅游大数据平台,监测乡村的游客流量、游客来源、游客消费行为等数据;通过市场调研机构,定期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和市场需求调研。同时,对监测到的市场数据进行分析,为乡村运营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例如,根据游客流量数据,合理安排乡村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人员;根据游客消费行为数据,优化乡村的旅游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策略。
四川成都三道堰古镇在运营过程中,通过建立市场监测机制,及时了解游客需求变化。在游客反馈中发现,游客对古镇的夜景和夜间旅游活动需求较高。于是,古镇及时调整运营策略,加大了夜景灯光建设力度,开发了夜间旅游项目(如夜游古街、夜间民俗表演等)。通过动态调整,三道堰古镇的游客满意度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浙江宁波东钱湖村在运营过程中,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游客对乡村亲子游产品的需求增长较快。于是,村里及时调整运营策略,加大了亲子游项目的开发力度,建设了亲子农场、儿童游乐设施等项目。同时,优化了亲子游产品的营销策略,通过与亲子教育机构合作,推出亲子游套餐产品。通过动态调整,东钱湖村的亲子游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提升了乡村的经济效益和品牌知名度。
结语与期望
以运营前置思维打造乡村运营,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工程。通过明确品牌定位与主题策划、统筹规划与建设、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培育特色产业与业态、强化营销与推广以及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可以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村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运营的成功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美丽、和谐与繁荣,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家园。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