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中国三大城市群知识合作网络演化研究: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1-12-29 | 6664 次浏览 | 分享到:


另一方面,北京也表现出较强的“虹吸效应”:由于北京拥有更好的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河北的创新资源和人才往往向北京流动,而北京高等级和高质量的创新要素却很少向河北流动,这种创新资源的单向流动使得知识合作网络的一体化发展受阻,这与“环北京贫困带” 的形成机制类似。


但是,在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目的、以雄安新区建设为抓手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的重新配置或将为加速京津对河北省各市的创新辐射作用和知识溢出效应创造更好的条件,也将为京津冀城市群知识合作网络的均衡化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2.2  长三角城市群知识合作网络演化的结构特征


图 3 和表 2 分别为长三角城市群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统计指标。从空间结构看,该区域的知识合作网络是以四个首府城市—上海、南京、杭州与合肥为支点,以宁波、苏州为次级节点,形成高强度创新合作的区域核心,总体呈现出“多中心”的结构特征,这六座城市之间的合作量占区域内总合作量的 92.1%。


图3 长三角城市群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结构


表2 长三角城市群网络连通性空间分布的描述性统计


相比之下,其他城市则围绕该核心构成网络边缘,合作联系相对松散。进一步考察城市之间两两连接方式,可以发现,上海是南京、杭州、合肥与苏州的首位合作城市;南京和杭州分别是江苏省其他城市和浙江省其他城市的首位合作城市;合肥是安庆、铜陵和池州的首位合作城市,但是其他安徽省各城市的首位合作城市为南京市。


这种首位城市连接模式塑造出等级化、有序的“主干—分支”结构。从纵向演化的角度看,“多中心”趋势不断强化,同时也对核心外围城市形成圈层式、递推式的带动作用。观察城市网络连通性分布的各项统计指标,变异系数从 1.82 下降至 1.60,说明网络一体化程度加强;基尼系数从 0.76 下降至 0.71,表明网络极化程度有降低趋势,但仍旧比较显著。


从度中心性来看,上海、南京、杭州与合肥四个首府城市遥遥领先于区域内其他城市,在 2002—2006 年,上海处于区域知识合作网络的核心地位,其度中心性比第二位的南京市要高出 41.31%,而到 2012—2016 年,南京在区域知识合作网络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其度中心性与第一位的上海旗鼓相当,仅略低 2.87%。


另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省际差异,即江苏省城市的度中心性整体上明显高于浙江省和安徽省各城市。在 2012—2016年,除四个首府城市外,度中心性排名前十位的地级城市中有 6 个是江苏省的城市,包括苏州、无锡、镇江、常州、南通和扬州,其余 4 个城市分别为浙江省的宁波、温州和金华,以及安徽省的芜湖。


相比于浙江省,安徽省的地级市在区域知识合作网络中的重要性整体上更低,在安徽省 7 个地级市中有 5 个城市的度中心性排名后五位,分别为宣城、池州、铜陵、滁州与安庆。这与“三省一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序格局一致。


总结以上分析可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以及国家创新活动与创新产出的制高点,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形成了结构层级分明、连接方式多样化的知识合作网络。


以上海、南京、杭州与合肥为核心,以苏州、宁波为次级核心的“多中心”结构,作为区域知识合作网络的组织骨干作用愈来愈凸显。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知识合作网络中的作用最为重要但并非唯一的“知识枢纽”,它与南京、杭州及合肥共同发挥着桥梁中介作用。


一方面,它们接受、消化区域外部的知识,并将其扩散、外溢至区域内的其他城市,集聚了大量的跨本地合作连接;另一方面,它们组织、收集、融合次级区域内部(省内)的知识,并将其扩散至区域外,是本地知识合作网络的集散地。但是,相较于南京与杭州,合肥作为“知识枢纽” 的作用相对较弱,对省内腹地城市的辐射作用相对较差。


2.3  大湾区城市群知识合作网络演化的结构特征


图 4 和表 3 分别为大湾区城市群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结构及空间统计指标。尽管由于历史原因,该区域有着“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的独特地域语境,但香港、广州、深圳、澳门和珠海之间的联系仍旧相当紧密,形成菱形框架结构,且其在区域知识合作网络中的“支点”作用越来越显著。

图4 大湾区城市群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结构

表3 大湾区城市群网络连通性空间分布的描述性统计


此外,可以明显看出,东莞、佛山与广州的合作强度越来越大,这不仅仅反映出两座城市在知识合作网络中的重要性的快速提升,也反映出广州作为核心城市对其邻近城市的溢出效应和辐射作用越来越显著,知识合作的 “同城化”现象日益明显。观察城市网络连通性分布的各项统计指标,变异系数从 1.76 下降至 1.34,说明城市的组间差异逐渐降低,一体化程度日趋增强;基尼系数从 0.80 下降至 0.67,表明网络的极化程度明显降低,且其降幅高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


从度中心性来看,2002—2006年,香港地区是区域知识合作网络的核心,其度中心性比位居第二的广州高出 20.45%,也是位居第三的深圳的五倍多。这两座核心城市的区域内部连接量占到整个区域的 93.01%;2012—2016 年,广州和深圳在区域知识合作网络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广州超过香港成为首位城市,深圳的区域内合作连接量也几乎与香港持平。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