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
(五)规范开展绿化项目建设。国家投资或以国家投资为主的绿化项目要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与作业设计(含绿化设计方案,下同),由绿化项目主管部门组织作业设计合理性评价后实施。按照国家规定使用林木良种,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社会普遍关心且政府主导的重大绿化项目,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绿化项目主管部门要完善项目建设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落实监督与检查验收主体责任,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与绩效检查。(责任单位: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责任单位:省林业局、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
(六)实施国土绿化标志性工程。实施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沿海“六大”森林建设,有效增加森林面积。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开展中幼林抚育、珍贵树种和大径材林培育,建设钱塘江、瓯江、兰江、京杭大运河、沿海海岸带等美丽生态廊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林相改造提升。(责任单位: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推进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森林灾害防控能力。加强森林、林地资源保护,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严禁毁林开垦,合理控制森林采伐消耗。强化迹地更新管理,推进良种化改造,实施退化林修复。(责任单位:省林业局)加强城市绿地保护。(责任单位:省建设厅)发展林业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开展竹林经营,推进竹木制品替代,增强木本油料供给能力,实施全省“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责任单位:省林业局、省农业农村厅)开展林业固碳增汇试点建设。(责任单位: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
(七)提升国土绿化数字治理能力。建设国土绿化应用场景,推进造林绿化、重大项目、资金管理落地上图,一屏展示国土绿化建设成果。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加强全域国土绿化建设成果汇集,动态监测绿化保存与管护状况,科学评价造林绿化成效,开展绿化项目碳汇潜力评估。(责任单位: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基础,加强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协同,开展绿化空间及用地情况分析,建立造林绿化用地联合审查机制,提升国土绿化精准治理水平。(责任单位: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
三、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结合全面推行林长制,切实履行科学绿化主体责任,明确相关部门的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各级绿化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协调指导等作用,强化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对科学绿化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各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科学绿化工作。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弘扬科学绿化理念,普及科学绿化知识,倡导节俭务实绿化风气,营造科学绿化的良好氛围。(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完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合理安排资金,将国土绿化列入预算,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发挥财政激励引导作用,落实完善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集中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国土绿化重点工程。鼓励地方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创新国土绿化投入机制,实行差异化财政补助政策。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参与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局)
(三)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对集中连片开展国土绿化、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经营主体,可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在依法办理用地审批和供地手续后,将一定的治理面积用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相关产业开发。探索大城市的公园绿地依法办理用地手续但不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管理的新机制。(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建设厅、省林业局)推进绿化项目工程化管理,各地可依法探索优化招投标程序及办法。(责任单位:省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局)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森林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创新“国乡合作”、股份合作等机制,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持续推动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制定森林、湿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方案,推进森林科学可持续经营,持续优化森林经营管理政策。将造林绿化后期管护纳入护林员职责范围,并与护林员绩效挂钩。(责任单位:省林业局)
(四)加强基础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绿化树种选育、森林生态功能提升、生物多样性综合保护、林产品质量安全、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及新技术、新机械的研发推广。(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林业局)加强重点工程的科技支撑与先进技术成果应用,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大林木种质资源库、良种基地、林业保障性苗圃建设力度,完善订单育苗、定向培育、赠苗造林等管理机制。加强美国白蛾、红火蚁等重大有害生物检疫,构建林业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加强科技推广、试验示范和结对帮扶,辐射带动企业、林农推广应用科学绿化先进适用高效技术。(责任单位: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