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校与职业教育
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生态康养旅游相关专业,如旅游管理(康养方向)、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专业,培养既懂旅游又懂中医药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传统旅游专业课程外,还应增加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中医药专业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医药养生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生态康养旅游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以黑龙江伊春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开设了旅游管理(康养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包括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学院还与当地的生态康养旅游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
针对已经在生态康养旅游行业从业的人员,定期开展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学术讲座等形式,邀请中医药专家和旅游行业专家为从业人员授课,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例如,组织从业人员参加中医药养生技能培训,学习针灸推拿、中药药膳制作等实用技能;或者开展旅游服务与管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此外,还可以建立行业人才库,为生态康养旅游企业提供人才交流和招聘平台,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以广元市青川县为例,当地定期组织生态康养旅游从业人员参加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学术讲座等形式,邀请中医药专家和旅游行业专家为从业人员授课,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例如,组织从业人员参加中医药养生技能培训,学习针灸推拿、中药药膳制作等实用技能;或者开展旅游服务与管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此外,当地还建立了行业人才库,为生态康养旅游企业提供人才交流和招聘平台,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二)注重品牌建设与推广
1. 品牌定位与塑造
明确生态康养旅游产品的品牌定位,突出自然与中医药理念融合的特色。品牌定位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中医药资源和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唯一性和辨识度的品牌形象。
例如,伊春市的“森林里的家”品牌,突出了其森林康养的核心优势;青川县的“熊猫家园·大美青川”品牌,将生态康养与大熊猫文化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品牌塑造过程中,注重品牌文化的挖掘和传播,通过故事讲述、文化体验等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品牌的内涵和价值。
以伊春市为例,伊春市积极打造“森林里的家”“中国林都·森林里的家”等旅游品牌,通过举办森林康养文化节、中医药康养论坛等活动,加强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伊春康养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广泛宣传伊春的森林康养资源和中医药康养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2. 多渠道宣传推广
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推广。传统媒体方面,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平台,发布生态康养旅游产品的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例如,在旅游卫视、健康养生类杂志等媒体上投放广告,针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精准推广。新媒体方面,充分发挥互联网、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的优势,制作精美的图文、视频内容,展示生态康养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优势。
例如,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生态康养旅游的短视频,吸引年轻游客的关注;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旅游攻略、养生知识等内容,与游客进行互动交流。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旅游展会、举办旅游推介会等方式,与国内外旅游市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客源市场。
以青川县为例,青川县积极打造“熊猫家园·大美青川”旅游品牌,通过举办青川生态康养文化节、青川美食节等活动,展示青川的生态康养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推出跨区域的康养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青川体验生态康养之旅。此外,利用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发布青川康养旅游的短视频和图文信息,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青川康养旅游。
3. 游客体验与反馈
注重游客的体验和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在游客体验方面,通过优化旅游线路设计、提升住宿餐饮品质、加强服务人员培训等方式,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在游客反馈方面,建立完善的游客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在线评论、游客回访等方式,收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对游客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游客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积极采纳,让游客感受到品牌的诚意和关怀,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以伊春市为例,伊春市注重游客的体验和反馈,通过优化旅游线路设计、提升住宿餐饮品质、加强服务人员培训等方式,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同时,建立完善的游客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在线评论、游客回访等方式,收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对游客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游客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积极采纳,让游客感受到品牌的诚意和关怀,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