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科研诚信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及政策解读
来源:浙江省林技通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1-12-27 | 487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进一步规范科研诚信信息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科技部《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文件精神,我厅对《浙江省科研诚信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浙科发监〔2020〕28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浙江省科研诚信信息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12月13日

浙江省科研诚信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科研诚信信息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科技部《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施意见》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科研诚信信息的归集、评价、公开、应用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诚信信息,是指科研诚信主体科研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包括基础信息、不良信息和守信激励信息。

科研诚信主体一般包括从事或参与科学技术活动的科学技术人员、咨询评审专家,以及科学技术活动实施单位、第三方科学技术服务机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等。


第三条  省科技厅负责全省科研诚信信息管理工作,健全信息采集、记录、评价、应用、安全、督查和通报等管理制度;推进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开展科研诚信信息动态监测、评估和分析,定期发布浙江科研诚信状况报告。


第四条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市、县(市、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以下简称信息提供单位)负责本单位、本行政区域内科研诚信信息的记录、归集、维护、异议处理、修复以及信息安全等工作。

第五条  省科技厅结合数字化改革要求,建立全省统一的科研诚信信息管理系统,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第二章

信息采(归)集

第六条  省科技厅制定并定期更新省科研信用信息目录,明确诚信信息的归集内容、标准、属性等事项。


第七条  省科研诚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科研诚信信息:

(一)信息提供单位依据省科研信用信息目录,自信息形成之日起30日内将本单位、本行政区域内诚信信息汇交至省科研诚信信息管理系统,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从“浙江科技大脑”平台中定期采集。

(三)按照信息共享机制,由相关单位和部门及时汇交科研失信信息;或从科技部科研诚信管理信息系统、相关部门官方网站等渠道中定期采集。


第八条  基础信息包括下列信息:

(一)法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自然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出入境证件号码等身份识别信息。

(二)所涉及科技活动的名称和编号、实施期限、目标任务、经费额度等。

(三)应当作为基础信息予以归集的其他信息。


第九条  不良信息是指对科研诚信主体信用状况构成负面影响,且经有关部门或机构认定、记录的不良行为信息。不良行为主要包括:

(一)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项目申请书;

(二)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图表、结论、检测报告或用户使用报告;

(三)买卖、代写论文或项目申请书,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

(四)以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等弄虚作假的方式或采取贿赂、利益交换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科研活动审批,获取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科研经费、奖励、荣誉、职务职称、承担资格或中介服务资格等;

(五)开展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活动;

(六)违反国家科学技术活动保密相关规定;

(七)违反科研资金管理规定,套取、转移、挪用、贪污科研经费,谋取私利;

(八)未按规定履行科技管理或科研诚信建设主体责任;

(九)违反科技活动管理规定或合同约定,逾期履行或不履行相关义务;

(十)违背科研诚信承诺;

(十一)其他违反科学研究行为准则与规范的行为;

(十二)其他国家和省规定的不良行为。

发生前款行为,且被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法律法规规章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规定可作为失信行为认定依据的其他文书为依据认定的信息,称为失信信息。


第十条  守信激励信息是诚信主体在参与科技活动中履行职责和承诺义务、遵守规章制度、奉行科技届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遵守科研道德规范,以及通过科技活动获得的表彰或奖励等信息,包括:

(一)设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及省级以上科技部门授予(给予)的有关科技活动的表彰、奖励信息;

(二)社会力量设立的全国性科学技术奖信息;

(三)其他可以作为守信激励信息予以归集的信息。

第三章

信用评价

第十一条  科研诚信评价采取评价指标得分和经程序判定列入严重失信名单(黑名单)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指标得分采用加减分方式,评价结果区间为0-1000分。评价指标包括失信信息和守信激励信息。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