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设计探索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1-11-01 | 5197 次浏览 | 分享到:


摘要

产业功能区是成都市在对产业区近百年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以解决产业区发展的现实困境为根本目的,在双循环战略、创新引领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等背景之下提出的全新探索。从历史纵深来看,产业功能区是产业区3.0 版的代表;从时代背景来看,产业功能区是顺应时代背景的产业区发展新路径。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近年规划工作的总结,结合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总体要求。按照产业生态圈理念,提炼出围绕产业生态构筑、核心功能筑强、创新能力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四大方面的规划设计经验。


全球产业区已经有上百年发展历史,传统园区逐渐显现出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功能定位缺乏统筹、配套设施不足、特色风貌缺失、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


2017 年,成都市总结产业区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结合产业发展基础,以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协同发展的“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为目标,创新性地提出建设产业功能区,以产业功能区重塑城市经济地理,推动实现经济组织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变革,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深远。


01

产业功能区提出的理论基础


1.1   顺应产业区理论研究趋势


“传统产业区”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9世纪末提出,源于英国东南部以手工艺工场和家庭作坊为主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形成集聚,从而实现基础设施、共用等物质的交换共享。随之发展形成的工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等,强调通过集聚降低中间成本,从而带动区域发展,但其本质上都是强调企业在地理区位上的集聚,而缺乏对企业间功能联系的强调。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技术创新对于产业区的发展越发重要,随之诞生了“新时代产业区”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新产业区”理论、 “创新集群”理论等,强调企业分工专业化,研发投入、内部创新、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和融合。


2004 年,袁政提出了“产业生态圈”理念,强调产业生态圈是以某些主导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将形成围绕企业生产联系、科技创新、精准服务、多元劳动主体以及政策配套等多方面的综合系统。


综上所述,理论研究强调从简单的关注经济增长,发展为更加关注各类经济实体的网络化分工及创新融合,并适度打破简单的因地理集聚而形成多维网络的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顺应了产业区理论的发展趋势,打破了传统园区各类要素仅仅是简单地空间集聚的模式,将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主体、资源要素、功能设施等有机地组合成具有强关联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和供应链,并在空间上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高效协调的先进要素集聚区。


1.2  顺应产业区发展趋势


1.2.1 从产业区 1.0 版到 3.0 版


19 世纪中叶,工业生产开始呈集聚趋势,出现了产业区的雏型,形成了一系列工业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快速重建国家经济体系,发达国家的现代工业区迅速发展,这些工业区多位于城市近郊,以重工业、机械制造为主要产业门类。伴随着相继出现的石油危机、金融危机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自主创新、环境协同、产业高端化的重要性,并加快推进工业园的转型升级,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进一步将产业提升为高新技术产业,并转型为集研究、生产、居住为一体的科技园区。


我国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发达国家相似,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里几乎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产业区发展之路。在改革开放之初,以深圳蛇口工业区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开始出现,以低地价、低劳动力成本、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投资,但其“飞地”式的建设模式,造成各类设施严重缺乏,产城分离严重。


1984 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获批,开启了我国开发区建设的大门,开发区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承载地,并对城市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相比于工业区,其更加关注服务配套建设以及强化产城融合。当前,我国先进的产业区正在向城市新区发展转变,以城市空间品质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功能反过来促进产业发展,并融入全球、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综观国内外产业区发展的历史,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出现过和存在着众多类型的产业区,但因其所处时代和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各类产业区并非完全的阶段更迭和替代关系,但是总结产业区上百年的总体发展历程,仍可窥探到其由 1.0 版向 3.0版演变的规律(表 1)。


表1 产业区发展阶段对比


产业区 1.0 版以传统工业集中区为代表,是各类企业在空间地理上的集聚,没有明确的产业定位和产业生态,缺乏空间品质和园区配套。产业区2.0版以早期的经济开发区为代表,是企业围绕特定产业在空间上的集合,开始关注空间品质提升和园区配套,但是企业间的生态关联性较弱。


产业区 3.0 版以产业功能区为代表,注重产业生态的构建,以良好的空间品质、服务配套、氛围培育等促进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及强化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耦合。


1.2.2 产业区 3.0 版的发展路径


受限于环境资源等因素,并非所有的产业区都会进行迭代演进,也不一定是严格地依序演进。但通过产业迭代更新、优化城市功能、园区生态构建等多措并举,产业区在不同的阶段均可实现向 3.0 版的提档升级。


从 1.0 版到 2.0 版再到 3.0 版的案例如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其在 20世纪 60 年代为传统工业区;到 80 年代,发展为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园区;进入 21 世纪,裕廊工业园的产城融合不断推进,发展成为工业区兼旅游区,被称为“花园工业镇”。


从 1.0 版到 3.0 版的案例如东伦敦科技城,其经过几十年的城市更新,依托传统制造业保留的厂房等,植入文化、科技、数字创意等功能,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高度耦合,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城区。


从 2.0 版到 3.0 版的案例如张江高科技园区,其建设初期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园,目前整体正从高新园区向高新技术城区演进,未来将成为“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态环境更优美、文化氛围更浓厚”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总体而言,产业区 3.0 版通过优化用地布局及多元功能混合,实现产城融合;通过产业生态与创新平台构建,提升产业与创新竞争力;通过配套高标准、多层次的公共服务,提高园区吸引力;通过园区整体环境营造与特色风格打造,突出园区特质。


02

产业功能区概念的实践基础


2.1  响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实需要


“双循环”战略背景,要求产业功能区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面对“逆全球化”思潮迭起、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百年变局,党中央提出“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内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产业功能区的构建,有利于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配套的同城化,实现资源的有效聚集、公共要素的共享以及产业间的协作共进。


创新引领发展背景,要求产业功能区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互联网、5G 等新兴技术和知识,不断催生着新业态、新产品;同时,企业实时跟踪最新发展动态、检索知识爆炸点的成本越来越高,仅靠自身的内部技术溢出和知识网络已无法跟上技术进步的速度。产业功能区的构建,有利于引导产业链协作,促进企业主动创新、协同创新,共同在科技变革和市场变化中抢占有利竞争位置,提高自身在行业的话语权、主动权。


生态文明理念背景,要求产业功能区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如今正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呈现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特征。因此,城市与产业将进一步融合。产业功能区的构建,有利于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动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持续提升自身对人口的吸附力,提高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水平。


2.2  整合全市产业资源的现实需要


建国初期,成都市最早的产业区—东郊工业区诞生。20 世纪 90年代初期,成都市内工业企业向郊县搬迁,并开始建立工业园区。1991 年,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得国家正式批复,标志着成都市开发区建设起步,至 2002 年,全市各级各类工业产业区高达 116 个。尽管经过多轮规划调整,至 2016 年,仍有三十多个工业园区、若干个服务业集聚区和农业园区等,彼此分隔较远,经济组织形式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城分离。部分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不明晰,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同质化率分别高达 47%、34%、28%;产业园区白天活力强,夜间活力低,导致“钟摆式” 通勤的交通问题严重。


按照产业生态圈理念,将上百个产业园区整合形成错位协同、集群集聚发展的若干个产业功能区,实现产业结构与城市能级的相契合、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的相适宜,以及城市功能支撑和区域发展结构趋于合理。


03

产业功能区规划设计经验总结


3.1  产业功能区的内涵及规划理念


3.1.1 产业功能区的内涵


产业功能区是彰显产业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先进要素聚集区和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综合片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产城融合发展区。


产业功能区是实现产业和城市功能协调发展的一种形式,具体而言,有两重内涵:一是核心在产业,产业功能区是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的空间聚集形式,是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承载地;二是关键在功能,产业功能区是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多种功能的集聚地,是城市服务品质全面提升的功能区。


3.1.2 产业功能区的规划理念


产业功能区的规划理念可以概括为“一个落实、两个立足、三个转变”。


“一个落实”是落实公园城市理念,实现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一个公园城市示范区。2020 年 1 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新时代成都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产业功能区必须充分落实公园城市的理念。


“两个立足”是立足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规律和立足人力资源全生命周期的规律。建立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全景图和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作出相应的规划安排。按照主导产业所需,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和领军人才,着力培育应用型人才,并遵循人才全生命周期多样化的发展规律,为其提供精准服务。


“三个转变”:一是总体发展逻辑转变,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聚集,通过人力资源提升吸引企业汇聚,进而带动产业繁荣,最终实现“人、城、产”和谐发展;二是实现经济组织方式的转变,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培育创新生态链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三是实现空间组织方式的转变,按照产城融合的布局模式和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来实现产业功能区的高品质生活。


3.2  构筑产业生态:放眼未来、强链补链


成都市对产业生态圈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刻画。产业生态圈的价值体现在战略引领和头部企业带动下,生产、服务、人才、技术、资金、物流等要素资源高效集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金融链交互增值,从而形成产业自行调节、资源有效聚集、科技人才交互、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成长的多维生态系统。


主动融入产业生态圈,实现错位发展。同一产业生态圈内的产业功能区,应坚持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加强功能区之间的互动协同联系,推动形成差异化协同发展的格局。如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中的各产业功能区,应突出产业特色,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吸附上下游关联企业加速聚集,实现功能区产业错位协同发展;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中的各产业功能区,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强化产业关联,以细分领域的协同共同做强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把握未来趋势,聚焦细分领域,构建产业链。树立未来需要什么就主动创造什么的开放思维,深刻把握产业的未来发展、竞争态势、市场前景、技术更新等趋势,深入分析、充分判识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创新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聚焦突出重点,明确产业细分领域。科学拆解产业链与价值链,制定产业功能区“两图一表” (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招商名录表),并进行动态优化,与城市功能布局深度匹配。


围绕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通过保障土地供给、预留产业发展空间、优化投资环境、完善企业配套服务、支撑核心技术导入与创新平台布局等方式,积极招引关键龙头企业、平台型机构、赋能型企业与企业平台等,吸附上下游关联企业,做强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先进制造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与左右岸协作,实现 85% 以上产业配套在产业功能区内解决。


完善上下游配套,补齐产业链。完善功能区政府服务、金融服务、企业运营服务等一般生产服务配套设施,并优先布局在产业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的具体数量根据产业功能区规模而定,一般一个产业社区设置一处。围绕主导产业需求,根据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和规模能级等,加快推动特色化产业服务设施高标准差异化配置。尤其是加强标准厂房及专业楼宇的设置,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和效率。


3.3  筑强核心功能:站高谋远、功能复合


立足城市战略地位。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市战略方向引领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城市通过鲜明功能定位促进资源配置和市场主体集聚,形成鲜明的产业方向,促进产业加快培育;同时,优势领域的产业集聚为城市功能的形成和能级提升创造了动力源泉。因此,产业功能区应站位战略全局,立足区域和城市发展,找准与区域发展定位相契合的城市功能。


筑强产业功能区核心。从空间上看,产业功能区内根据主导产业细分领域划定产业社区,作为以产业功能为主导的基本单元,进一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显示度。一个产业功能区内可划定多个产业社区,一个产业社区聚焦一个细分领域。将以生产制造、创新研发、商业商务等功能为主、居住功能为辅的区域划定为产业社区。产业社区空间规模一般为 1~5 km2,人口规模一般为 1 万 ~5 万。


打造活力街区,激发城市活力。结合 TOD 站点、高品质科创空间、各级商圈等打造功能复合的活力街区,并鼓励在街区内将商业、办公、文体、娱乐、社区服务等不同功能进行有机混合。充分活化利用各类剩余空间,通过轻量更新设计的方式,植入休闲、交往、生活服务、文化、游憩、消费等多种功能,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提升街区活力。鼓励结合自身文化资源、景观特色等,在城市中心、区域中心、商圈等区域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夜间经济集聚区的用地规模一般为 0.5~2 km2。夜间经济集聚区应培养各具特色、多样化的夜间消费业态,引导分时段多功能复合利用。


3.4  提升创新能力:多元空间、营造氛围


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引进研究院、技术平台等创新中心。联合周边高校、科研院所,深化校、院、地、企合作,打通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构建“基础研究—科技研发—创新孵化—应用转化”的创新产业链。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吸引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等入驻,打造创新中心。


依据不同类型的创新企业需求,建设差异化的高品质科创空间。高品质科创空间是以完善的创新链和服务链为核心,推动产业功能区的核心功能快速形成集中承载地和引爆区,是产业社区的典型示范。各类产业园区转型为产业功能区,必须依托高品质科创空间聚集创新资源。围绕主导产业细分领域及功能布局等,利用知识型、产业型创新空间与资源,建设差异化的高品质科创空间。一个产业功能区有多个高品质科创空间,每个高品质科创空间应由一个或几个连续的街区组成。


打造创新微空间,形成无处不创新的空间环境。贯彻“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理念,充分利用街旁空间、屋顶空间、桥下空间、低效用地(厂房)等剩余空间、公园绿地空间以及建筑内部空间等,通过创新功能植入与置换,营造创新应用场景,为初创企业和创业者打造面向社区的产、研、商无缝结合的互动展示空间、共享会议室等创新微空间,促进创新交往,营造无处不创新的空间氛围。


3.5  提高生活品质:产城融合、以人为本


构建城市与自然有机交融、开放贯通的“公园城市”格局。在城市区域的产业功能区,应按照“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理念,形成蓝绿交织、城园相融的嵌套式、组群化布局。在乡村区域的产业功能区,应以农业园区或农业景区为本底,以绿道为脉络,串联林盘与特色镇,植入创新、文化、旅游、商贸等功能,构建“农业园区 / 农业景区 + 林盘 + 特色镇”的空间布局模式。


打造无边界公园,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围绕开敞绿地、水系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特色产业服务设施、文化体验展示设施等,并以绿道为脉络进行串联,打造无边界开发型公园,推动生产、生活空间与绿色空间的有机融合。


围绕城市公园进行圈层式功能布局,使城市公园成为公众生活的核心地带;临公园第一圈层(1~2 个街区)以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产业用地为主,第二圈层(2~4 个街区)以居住用地为主,在保障人气活力的同时预留一定的弹性发展空间。


提供人本化的生活配套。针对不同产业功能区就业人群的特点,差异化、精准化地配套特色公共服务设施。如国际人才集聚的产业功能区,宜配置国际人才公寓、国际医疗教育服务、满足国际人群多样偏好的运动场地、城市候机楼等特色配套。年轻技术人才集聚的产业功能区,宜配置相应的有氧运动场所、日托服务中心、亲子户外运动、专业图书馆等特色配套。根据实际人口规模与产业发展需求,配置比例适宜的人才公寓和行政公寓。人才公寓和行政公寓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尽可能结合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布置。


04

结语


产业功能区是成都市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按照公园城市理念,提出的新时代产业区建设发展模式,其强调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来实现区域协同,以“人、城、产”协同发展的逻辑来实现产城融合,以创新驱动的理念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功能区的发展路径是在对产业区近百年发展历史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作出的探索,希望通过成都市的规划设计探索,为其他产业区的规划建设提供更多经验。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