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访谈】陈跃中:当代景观师的道与术
来源:GARLIC咖林 | 作者:pro7b365d | 发布时间: 2018-10-24 | 3627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现在特别需要一批这样的人: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既有情怀,又有哲学和匠人精神,推动中国景观走向当代。"——陈跃中

中国传统文化对您影响很深,同时您也在美国学习了西方的文化,在美国EDSA实践数年后回国执掌中国区EDSA,再此之后您又创办了自己的品牌易兰。在您身上有着两种思维结合在一起。您是否能说一说这两种思维对您的影响,和对您做项目的影响,甚至对公司的影响?

如果说这是两种思维就很麻烦,说明他们会打架,我觉得是融会贯通。西方所谓科学理性的思维管理注重事实和实用性,以美国为主。哈佛是例外,哈佛不太适用。美国经常是:如果这个东西不实用,他会说“bull shit,别跟我瞎扯”。在中国指导方针往往不实用的放在最高处,这就是两个国家根本哲学的区别。如果说美国在什么时代思想领先于欧洲,就是现当代。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把他和其他欧洲国家分开了,包括英国。他先进,因为他在混杂的信息,众说纷纭之中,有一个很简单的甄别方法:有没有用。中国不是,好的方面,中国的思想史是很悠久的:老子、佛家、心学。不好的方面:普通人掌握不了,纠缠,无畏地争斗。掌握不了,反而有害。在我看来东西方,你所谓的两种思想,在最高层面的哲理上是一致的。至少从我们这个层面的理解上康德和王阳明,还有佛家的东西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几乎差不多。

在更高的层面上,有区别,但这个区别没多大的意义。康德告诉你世界不可知,(比如手机)看上去是手机,在显微镜下看上去是粒子;佛告诉你“空”,也是不可知,大家说的是一样的。康德说每个人都戴着一副墨镜,每个人都不知道。每个人看世界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戴的墨镜颜色都不一样。为什么有这么多争执?为什么现在信息这么多,暴露出来的事实这么多,我们的争执反而越多了呢?按说我们每个人得到的信息都这么多,所有信息网上都能查到,我们应该趋于统一,观点应该一样,为什么反而争执更多?康德说的很对,就是我们每个人看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戴了一副墨镜,早上带上,晚上忘了摘,也不记得,以为是自己的眼睛,每个人向外看,都隔了一层,隔了的这一层是什么?你的教育、你的背景、你的沧桑和你受的打击。

按康德的说法反过来推,婴儿时,每个人墨镜还没戴上,应该是一样的,佛家说这是初心,初心就是婴儿心,佛家说我们一开始看这个世界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经历不一样,你去了哈佛,他去了工地搬砖,你们俩能在一起说话吗?不可能,不是别的理由,不是阶级之类的,是你们对世界的看法会不一样,看法使你们都远离了初心。佛是这个意思,康德也是这个意思,两种东西方思想,在最高的层面,是同样的智慧,只不过在中下层产生了不同的东西,就是杂质了。

我不敢说我参透了,但在我看来,人类只有有智慧和智慧没到的区别,没有东西方的差别。从哲学上看,尤其美国,西方更注重器;东方注重道,注重形而上的东西,我承认这种区别,但并不能说出谁高谁下。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道就是形而上的东西,知道不代表你行,知行是统一的,没有高下,一切都以能不能把这事儿做了为准。回答你的问题,在我看来,东西方的思想在高度上是可以统一的。

您对空间设计,绘画,商业,包括展览,都有很多研究。包括您对哲学、佛、理,也有很多研究。您觉得这些哲学的研究,佛理的研究是怎样升华您的设计理念、企业管理、和个人生活的?

如果说我又研究了佛又研究了这些东西,听上去我研究得也太多了吧。其实并不是这样,当我们悟到了这个事儿的本质的时候它反而是简单的,我并没有研究多少佛理,六祖慧能不识字,但是他悟的佛理是最深的。最好你是空的,你是一面镜子,你照见的就是客观的东西。在设计层面我也是这样,我抱着一个初心,当然这听上去有点玄妙。初心听上去总被人提及,(在我看来)初心是我们立下的志,从小我要当工程师,后来我赚钱去了,最后我还是想当工程师,我又回来当工程师了,这叫回到初心吗?我觉得不然。我们年轻的时候,大学的时候风华正茂,我们看见什么就是什么,比如这个人说今天生病不能来了,我们会理解,他生病,让他好好养病。但当我们四五十岁的时候,就会想,这人怎么了,是不是和谁闹意见不来了。这些就是我们已经不在初心上了。

当我们看一个事情只针对一个事情,不产生别的,这就回到了西方哲学思辨的起点。如果有个人说中国是伟大的,中国就是伟大的,这就是他的意思。没必要说“虽然你说中国是伟大的,但你实际不是这么想的。” 这就是你不是这么想的,他没说他这么想。我们回到初心,就回到了讲理的原点。我是怎么说,你便针对我的问题来说,我没说的你不要认为我说了。我们对外的外交也是一样的,不要说他想了什么,他想了什么这事能证明吗?永远不能证明。所谓回到初心,就是我这面镜子里,外面有什么我里面有什么,外面没有的我也没有,没有杂质。

我改方案也是这样,当我看到我们的设计师每次改方案改到最后改得乱七八糟的,我都说回到初心,回到原点,这个东西什么功能?什么要求?什么人来用?几个草图,这个设计就出来了。不要在这个基础上听这个人说了一句我就这么改,那个人说了一句我又那么改,最后成补丁,那还不如打碎了,回到初心。做设计的时候如果你能每一步都从初心出发,一定会是好设计,而且特别简练,直接回答了问题。如果加了太多东西,别人也加了太多东西,最后一定是千疮百孔,很复杂,不够简单。我们常说简单是最高境界,你不够简单的原因就是没有适时地回到原点。这就是我的设计的哲学,我回到原点后思考的问题,我能够和别人交流,别人也能接受。当我里面掺杂了很多东西,我自己说不清楚,别人也想不清楚,就是这么回事。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