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共建共享:实现“全主体”的利益共赢
桐庐模式的底色是“共同富裕”,通过多元化合作模式让村民、村集体、经营者共享产业红利。“农户+公司”“农户+村集体+公司”等模式,既保障了农户的资产收益,又发挥了企业的运营优势,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可复制的利益联结机制包括:村集体以土地、闲置房屋入股民宿,获得固定分红;民宿优先聘用本地村民,提供培训后上岗;建立“民宿采购清单”,优先收购本地农产品。这种“共建共享”的模式,让民宿从“外来资本的生意”变成“乡村自己的产业”,既增强了当地居民的参与感,又保障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从农家乐到民宿3.0,桐庐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缩影。其核心逻辑在于:始终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本土文化为根基,以政策引导为支撑,最终实现“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目标。“桐庐模式”的本质不是一套固定的操作手册,而是一种“动态适应、持续创新”的发展思维——在坚守乡村本真的同时,不断回应市场变化,让民宿真正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