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乡村振兴实践样本】从偏远山村到央视镜头,我们在攀枝花联合村都做对了些什么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9-27 | 101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川高山,云雾深处,联合村因地制宜,培育出错峰上市的高山蔬菜,点亮了整个村庄的希望与未来。

9月21日20:00,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打造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在CCTV-1播出。作为一档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始终致力于通过实地探访新时代美丽乡村,多角度展示乡村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历史风俗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次我们将通过央视镜头见证我们攀枝花联合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丽蜕变。余粮乡创也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联合村的乡村振兴实践中。

央视一套
,赞1313

这次由主持人王嘉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谷曙光和演员陈乔恩组成的一支“山水小分队”,走进四川攀枝花市盐边县联合村,开启了一段妙趣横生的蔬菜探秘之旅。

联合村坐落于四川攀枝花群山之间,曾是一片排水不畅的“烂坝地”。如今,这里产出的“烂坝蔬菜”远销四方,村民年收入增长了五倍。

联合村依山而长,种植蔬菜,又沉淀着怎样的丰收答案?让我们跟着“山水小分队”一起,看看如何让“土特产”蜕变为“大产业”!

2024年5月19日,杭州余粮乡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盐边县人民政府正式展开合作,合力打造农村创富共同体示范项目。此次合作标志着余粮乡创以品牌、设计、施工、运营及销售一体化工程为核心竞争力,全面开启盐边县"共富试验区"建设的新篇章。

品牌打造:从蔬菜产业到“蔬菜大联合”IP体系

我们深知乡村振兴要以产业为基,品牌为翼。所以我们以全域品牌化思维重塑乡村形象,在品牌建设方面,我们深入挖掘联合村蔬菜产业核心价值,创建了“蔬菜大联合”主品牌。培育了深入人心的“IP菜蔬叔”形象推动“蔬菜大联合”,让普通蔬菜跃升为文化符号。通过打造一套以蔬菜为核心的视觉与体验体系,全面激发乡村独特魅力。

设计施工:高效与品质保障 

余粮乡创以38天时间极速完成,我们的施工团队克服偏远山村的各种困难,高质量完成了所有项目建设。从“三味蔬屋”到各类文化空间,每一个项目都坚持最高标准。施工过程中,我们保留了当地建筑。同时,我们注重可持续发展,确保项目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设计团队充分尊重当地文化特色,以为“爱马仕橙”为亮点色,呼应“攀枝花的菜篮子,蔬菜中的爱马仕”主题,结合当地蔬菜产业资源、特色编织花纹,从灯具、垃圾桶、菜园标牌到艺术装置、菜市场等大型业态加深游客记忆点,强调打造村内完整统一的视觉观感。

运营培育:内生动力持续发展

·整村运营激活资源

余粮乡创推动了八大蔬菜主题业态空间实现常态化、高品质运营。累计开展了上百场活动,从“你好读蔬人”到抖音蔬菜丰收嘉年华,从蔬菜研学手作课堂到竞逐“一日菜农”体验,依托在地化运营与新媒体的双重赋能,项目热度持续攀升,客流吸引力不断。

·“村理人”计划

运营团队深耕当地13个月,一共挖掘培养了50多名本村“村理人”,培育了4个本地运营人才。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创业挣钱。比如,组织村民参与创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在市集、餐饮、民宿等岗位发挥所长;帮助有手艺、有产品的村民开发农文创产品,并通过线上线下等平台进行销售 。

销售突破:打通产品商业化路径

同时我们的运营团队构建了多元化的销售渠道,让联合村蔬菜产品成功出圈,从单一的蔬菜一产到我们的蔬菜干、蔬福茶等二产相关产品的出售,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溢价,联合村蔬菜实现了从农产品到商品的转变,这不仅提高了村民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如今,通过13个月的在地化运营,余粮乡创已成功将运营成果交付给本地村民,真正实现了“把乡村还给乡村”的理念。在这里我们不仅打造了一个项目,更建立了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余粮也算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乡村振兴的答卷。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乡村运营,让更多的乡村像联合村一样焕发新生机,同时我们也欢迎大家也能来到我们的攀枝花联合村逛菜园、赏菜艺、享菜趣,一同见证乡村振兴的活力绽放!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