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地标建设:打造文化体验的核心空间
文化地标是文旅产业的重要载体。通过规划建设或改造提升文化地标,可以打造文化体验的核心空间,提升文旅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例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等,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地标,也是游客体验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所。这些文化地标通过举办高水平的文化演出和展览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在“十五五”期间,文旅产业将更加注重文化地标的建设与提升。通过对现有文化地标的改造提升,增加文化体验功能,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例如,杭州的南宋御街经过改造提升,增加了南宋文化体验区,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南宋美食、体验南宋传统手工艺等。这种改造提升不仅提升了文化地标的吸引力,还推动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产业融合:培育新业态,拓展文旅边界
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十五五”期间的重要趋势。通过推动文旅与农业、体育、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培育新业态,拓展文旅边界,实现文旅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一)“文旅+”模式:拓展文旅边界
“文旅+农业”模式通过推动文旅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例如,浙江安吉的鲁家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了“田园综合体”。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农事活动、品尝农家美食,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这种“文旅+农业”模式不仅推动了乡村振兴,还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体验。
“文旅+体育”模式结合体育赛事和户外运动,开发体育旅游产品。例如,贵州的万峰林景区,每年举办国际山地自行车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赛和参与户外运动。这种“文旅+体育”模式不仅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还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文旅+康养”模式整合森林康养、禅修静心、温泉理疗等资源,构建身心疗愈度假目的地。例如,海南的保亭县,利用当地的温泉资源和热带雨林资源,开发了温泉康养度假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疗养度假。这种“文旅+康养”模式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还推动了康养产业的发展。
(二)夜间经济:点亮文旅消费新引擎
夜间经济是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夜间文旅消费产品,打造“全时旅游”体验场景,可以提升文旅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例如,成都的锦里古街,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增加夜间演出、美食摊位等,形成了热闹的夜间消费场景。游客可以在夜间欣赏到传统的川剧变脸表演,品尝到各种四川特色美食,感受成都的夜生活魅力。
实景演艺和灯光秀是夜间经济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发实景演艺和灯光秀项目,可以活化历史文化场景,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例如,洛阳的“唐宫夜宴”通过汉服夜游、实景演艺活化盛唐文化,游客可以穿着汉服在古街上游览,欣赏唐宫夜宴的实景演出。这种实景演艺和灯光秀不仅提升了夜间经济的吸引力,还推动了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三)疗愈旅修业态:打造身心疗愈度假目的地
疗愈旅修业态是文旅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整合森林康养、禅修静心、温泉理疗等资源,构建身心疗愈度假目的地,满足游客对身心健康的需求。
例如,云南的腾冲,利用当地的温泉资源和火山地质资源,开发了温泉康养度假产品和禅修静心度假产品。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温泉理疗,进行禅修静心,感受身心的放松与舒缓。
特色度假酒店和民宿是疗愈旅修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特色度假酒店和民宿,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可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例如,腾冲的和顺古镇,有很多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宿,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特色度假酒店和民宿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住宿体验,还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创意设计:提升文旅美学,激发创新活力
创意设计是文旅产业的重要支撑。通过将高水平的创意设计深度融入旅游目的地规划、景区提升、服务设施等环节,可以提升文旅产业的整体美学品位,激发创新活力。
(一)创意设计赋能:提升文旅美学
创意设计在旅游目的地规划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可以提升景区的美学品位和文化内涵。例如,重庆的洪崖洞,通过创意设计将传统的吊脚楼建筑与现代商业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景观。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吊脚楼建筑,还可以体验到现代商业的便利和舒适。
创意设计在景区提升中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现有景区的创意设计提升,可以增加文化体验功能,提升景区的吸引力。例如,南京的秦淮河景区,通过创意设计增加了水上夜游、文化展览等功能,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秦淮河的美景,还可以体验到丰富的文化活动。
(二)文创产品开发: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
文创产品是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扶持基于文化IP和非遗技艺的文创产品设计研发,可以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故宫博物院开发了“故宫文创”系列产品,包括故宫口红、故宫日历、故宫文具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具有现代设计的美感和实用性。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故宫文创产品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和欢迎。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