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法布里斯·伊贝尔 × 俞孔坚:水的故事:利万物,还是吞万象?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4-02 | 1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4月2日至6月29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携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呈现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的个展“从山谷中来”。展览启幕的春日午后,法布里斯·伊贝尔将与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展开一场自由流动的对话,以孕育生命的水为线索,从画布到山谷,从稻田、城市再到星球,结合各自的实践,探讨水的流动如何塑造我们的环境与思维,并启示未来的可能性。


图片

法布里斯·伊贝尔,《山谷的传记景观》,炭笔、油画颜料、色粉笔、画布,2022


“法布里斯·伊贝尔:从山谷中来”展览现场,是一个散发着思考波纹的空间。一座9米高、象征着艺术家自画像的绿色巨型 “伊贝尔泰迪”傲然矗立于展厅中央,涟漪以它为中心漾开,如同水流般滋养着空间,激荡着知识与想象。


图片

法布里斯·伊贝尔构想此次展览空间概念的手稿,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他的画布无比轻盈。自开始绘画,伊贝尔任由大量的水与极少的颜料在画布上顺势流淌,造就出奇妙效果。水痕间浮现出“液体光”“酸雨”以及“混沌的水”等假设,象征着思考的无边界流动和融合。而那一座座为法国西部贝西纳小镇创作的绿色人形雕塑,正以身体的十一个孔洞吞吐市政供水,既像是信息洪流中的人类,也将每个人的生态承诺浇铸进公共空间。


图片
图片

创作中的法布里斯·伊贝尔。


在那片孕育了他创作的童年山谷里,杜拉耶河始终沿着森林的边缘流淌,抵御贫瘠的土壤,最终等来了30万颗种子的苏醒,成就一片茂林山谷。


图片
图片

法布里斯·伊贝尔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其父母曾经的农场周围播撒了约30万颗、数百种树木的种子 ,1999年(左)与2020年(右)同一片地区的鸟瞰图,见证了昔日田野渐变为了数十公顷的茂林。


然而,我们这颗星球上的水,滋养万物的同时,也孕育着不可预测的威胁和破坏力。在城市扩张破坏自然洪泛区的情况下,洪水往往化作吞噬一切的巨兽。


对此,景观设计师俞孔坚与团队创造的解决方案并非对抗,而是共舞——他们为水安然地留在陆地上创造空间,探索城市水系统的应对策略,提出“海绵城市”“海绵地球”的概念。海绵,意味着吸收、存蓄、释放——赋予土地吞吐呼吸的韵律,让城市像自然生态系统般具备调节能力,从而缓解洪水的风险。


图片
图片

俞孔坚团队为上海后滩公园建立了1.7公里长的内河人工湿地,黄浦江受污染的水经梯田落差和抗污染水生植被层层过滤,自然净化水质,图片来自:土人设计官网。


俞孔坚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谈到季节性洪水曾淹没稻田与池塘,他却看到了洪水之下更新和丰饶的时刻:稻田变成充满生机的湿地,鱼类繁盛,土壤得到滋养。带着童年的印象,他通过源头滞蓄、过程减速消能、末端适应等基于自然的设计方法,逐渐将洪水重新定义为维持和复兴土地的一种力量,而原本脆弱的区域,有了蜕变为生命繁盛之地的可能。


4月2日展览开幕首日,邀您踏入春日水岸般的现场,加入这场对话,在开放的共学氛围中,共同揭开“山谷课堂”的序章。




关于嘉宾


 图片

法布里斯·伊贝尔

(Fabrice Hyber)

1961年出生于法国旺代省(Vendée),早年学习数学,后就读于南特美术学院。他的创作生涯始于素描与绘画,并逐渐涉足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1997年,他荣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


他所秉持的观念是,知识分享是其艺术创作的核心要义,因为“艺术是了解世界的独特途径,它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对话,帮助人们以全新视角审视这个世界。”


2018年,法布里斯·伊贝尔荣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并于2021年被任命为法国国家林业局“护林行动”基金会的大使。


自1990年首次成为驻地艺术家以来,伊贝尔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位艺术家参与了2019年在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以及2021年在上海PSA举办的“树,树”展览。2022年,他在卡地亚基金会举办了个展“山谷”。



 图片

俞孔坚

哈佛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创始院长,土人设计创始人及首席设计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他从中国传统农耕智慧中获得灵感,科学设计、检验了一系列基于自然的生态工程模式,倡导通过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海绵城市与海绵星球来综合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问题的整体方法论,并在10多个国家的250多个城市实践,实施完成了1000余项工程,获得百余项国际重要专业奖项,包括2023美国国家设计奖、中国第十届美展金奖等。


2020年获世界景观学与风景园林联合会终身成就奖——杰里科爵奖,2023年获世界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界最高奖——奥伯兰德奖。被意大利罗马大学和挪威生物科学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及景观学与美丽中国专业委员会主任,住建部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