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流失、经济滞后、文化衰弱等一系列挑战。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品牌推广、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应用、农村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等多个维度,探讨如何全面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一、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政策是乡村振兴的先导。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加大财政投入,如四川省在2023年安排乡村振兴资金238.2亿元,河南省安排157.9亿元,河北省安排161.3亿元。中央财政也将继续加力支持乡村振兴,包括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以及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这些政策和资金的投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要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据粗略测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完成农村厕所、生活垃圾和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需要建设资金超过3万亿元。这些投资将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夯实数字农业基础,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科技部强调,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0%以上,到2035年,科技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体措施包括推广智能农业技术,如无人机植保、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等,以及发展智慧农业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管理。
三、品牌推广与市场营销
品牌推广是提升农产品价值的关键。《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中提到,要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营销能力,培育具有文化底蕴的中国农业品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企业要善于利用各种媒介资源开展农产品促销活动,整合农业品牌资源,塑造名气响亮的农产品品牌。这就需要涉农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综合运用媒体广告、农产品博览会、农产品招商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展销会和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进行农产品品牌的整合传播。同时,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增强品牌影响力。
四、人才培养与文化赋能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科技部提出,要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同时,加强品牌文化赋能,挖掘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推进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融入农业品牌,提升农业品牌文化内涵。坚守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民立场,激活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乡村文化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化。要从农民所思所需所盼出发,增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从而涵养乡风文明。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五、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应用
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到,要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农业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精准管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决策和优化管理。
六、深化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动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这些改革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激发农村土地资源的活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七、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将从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其他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等八个重点领域赋能乡村振兴。通过推动文化产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可以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具体措施包括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如乡村手工艺、乡村音乐、乡村美术等,提升乡村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八、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中提出,推动相关文化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开发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如乡村文化体验游、乡村生态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游等,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加强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如古村落、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提升乡村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推动乡村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创新乡村文化旅游的体验方式。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