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学习浙江经验,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后发赶超的实践路径探索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9-29 | 172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验交流:通过党建联盟,各村庄可以分享党建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例如,定期召开党建经验交流会,分享党建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典型案例。某地的党建联盟每半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分享各村庄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带头参与:在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例如,党员可以带头参与村庄环境整治、产业发展项目等,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同时,设立党员示范岗,鼓励党员在乡村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某地的党员在村庄环境整治中带头清理垃圾,带动了全体村民积极参与,使村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服务群众: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及时为群众解决问题。例如,党员可以定期走访村民,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党组织,推动问题的解决。某地的党员通过定期走访村民,收集了村民对村庄道路建设的意见,及时向党组织反馈,推动了道路建设项目的实施。

榜样力量: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良好的榜样,带动更多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例如,通过表彰优秀党员、宣传党员先进事迹等方式,营造良好的乡村建设氛围。某地通过表彰优秀党员,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了更多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强化利益联结: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浙江的乡村组团模式注重通过土地入股、收益分红等方式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确保各方权责对等,促进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为其他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土地入股

土地流转:鼓励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或企业,参与产业发展。例如,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统一规划和经营,村民根据土地面积获得股份分红。某地的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集中了1000亩土地用于种植优质水果,村民每年可以获得每亩1000元的分红。

股份分红:通过土地入股,村民可以获得稳定的股份分红收入。同时,村民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获得工资收入,增加收入来源。某地的村民通过土地入股,每年可以获得每亩1000元的分红,同时在合作社务工,每月还可以获得3000元的工资收入。

土地管理:合作社或企业负责土地的统一管理和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例如,通过规模化种植和养殖,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地的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种植,提高了水果的产量和质量,每亩土地的收益比村民自己种植提高了30%。

 2. 收益分红

合理分配: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各方利益共享。例如,对于乡村旅游项目,可以按照游客数量、营业收入等指标进行分红。村集体、村民、企业等各方根据事先约定的比例分配收益,保障各方权益。某地的乡村旅游项目按照游客数量和营业收入进行分红,村集体、村民、企业分别获得30%、40%、30%的收益,实现了各方利益的平衡。

风险共担:在产业发展中,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例如,对于农产品种植项目,可以通过保险、风险基金等方式,降低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风险对村民和企业的不利影响。某地的合作社通过购买农业保险,建立了风险基金,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对村民和企业的不利影响。

长期合作: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各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例如,村集体与企业可以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和发展产业项目,实现互利共赢。某地的村集体与企业签订了为期10年的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实现了村集体、村民、企业的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

二、实践路径探索: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一)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1. 发展特色产业

挖掘资源优势:对本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进行深入调研,挖掘具有特色的资源。例如,某地有丰富的竹林资源,可以发展竹制品加工产业;某地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可以开发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某地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本地的竹林资源丰富,于是发展了竹制品加工产业,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

品牌建设:注重品牌建设,提升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例如,通过注册商标、申请地理标志等方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同时,加强品牌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某地通过注册“竹乡”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保护,打造了竹制品加工品牌,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

市场拓展:积极拓展市场渠道,提升特色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例如,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举办乡村旅游节等方式,将本地特色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某地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将本地的竹制品推向了国际市场,年销售额增加了20%。

 2. 推动产业融合

农产品加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延长产业链。例如,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吸引加工企业入驻。政府提供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某地通过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吸引了5家加工企业入驻,政府提供了土地和税收优惠,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乡村旅游:整合乡村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例如,开发农家乐、民宿、乡村度假村等旅游项目。同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某地通过整合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了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00万元。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