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 病虫害防治
白及主要病虫害及其危害特征和防治方法见附录B。定期检查病虫危害情况,及时清理病虫株。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农药施用应符合GB/T 8321规定。
8 无菌育苗
8.1 无菌接种
在接种室的超净工作台上,将无菌种子均匀撒播在培养瓶内的MS(Murashige & Skoog)培养基或VW(Vacin & Went)培养基上,立即封口。接种室条件、培养基配制、灭菌和接种操作等应符合NY/T 2306要求。
8.2 种子萌发
将培养瓶分种质来源和接种日期置于培养室的培养架上。培养室温度 23 ℃~27 ℃,培养层底部光照强度20 µmol·m-2·s-1~40 µmol·m-2·s-1,光照时间每天 10 h~12 h。接种 7 d~15 d后种子萌发转绿形成原球茎, 30 d~50 d后长出真叶。
8.3 生根壮苗
挑选高度大于 0.5 cm的芽转接至 1/2 MS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80 d~100 d。培养室温度 23 ℃~27 ℃,培养层底部光照强度40 µmol·m-2·s-1~60 µmol·m-2·s-1,光照时间每天 12 h~14 h。
8.4 炼苗和移栽
8.4.1 炼苗
当幼苗茎叶部分长至 6 cm高且已形成假鳞茎后,将培养瓶置于 60 µmol·m-2·s-1~100 µmol·m-2·s-1散射光下封口炼苗 2 d~3 d,开口炼苗 1 d~2 d。温度控制在 15 ℃~30 ℃。
8.4.2 基质准备
将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以体积比 3 : 1 : 1混合,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 800 倍等广谱性杀菌剂溶液均匀喷施处理后,装入袋口宽 8 cm~10 cm,高 8 cm~10 cm的育苗袋。
8.4.3 移栽
取出无菌苗洗净根部,用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 200 倍等广谱性杀菌剂溶液浸泡 30s~60 s并晾干。将幼苗栽入育苗袋,每袋 3 株~ 5 株,稍压紧,以基质盖过幼苗基部不压苗芯,幼苗不倒为宜。将移栽好的幼苗分种质来源和移栽日期摆放在温室或大棚的苗床上。温室和大棚应符合JB/T 10594要求。
8.5 移栽后管理
8.5.1 水分
移栽 4 周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85%~100%。第一片新叶完全张开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85%。基质表面 1 cm干燥时浇水。水质应符合GB 5084要求。
8.5.2 光照
移栽4周内遮阴度控制在 50 %~70 %,随后适度增大光照强度。
8.5.3 温度
移栽4周内温度控制在 15 ℃~30 ℃。
8.5.4 施肥
移栽 4 周后施肥,按照7.4.5执行。
8.5.5 病虫害防治
按照7.4.6执行。
9 种苗出圃
9.1 出圃
种苗健壮挺拔,形态正常完整。叶片大小协调,有光泽。同一批次 95 %以上的苗高度一致,假鳞茎大小一致。无病虫害危害症状。
9.2 分级
按照种苗质量等级标准表分级。
10 包装与运输
10.1 包装
可用泡沫箱或纸板箱进行包装,做好保温、防水、防压和防震。
10.2 标签
每箱应贴上标签,注明种质来源、出苗日期、等级、规格、数量、目的地、联系人和注意事项等。
10.3 运输
应避免倒置、挤压、日晒、雨淋。温度保持 10 ℃~25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 60%~80%为宜。出圃后 3 d~5 d内到达目的地。
11 假植
出圃后 3 d内不能立即外运或定植的种苗,应进行假植。假植条件应满足白及种苗生长的要求。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