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福亮院士发表演讲 美国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策展人Cynthia E. Smith则从社会责任设计角度出发,倡导在设计中融入跨学科合作和多元文化,推动社会正义与生态平衡。她呼吁设计界广泛听取社区声音,为气候变化带来可持续的设计解决方案。 Cynthia E. Smith女士发表演讲 在下午的主旨报告环节,与会嘉宾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业视角展开了深入探讨,聚焦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在应对气候变化、城市更新及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创新实践。本环节由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祝遵凌教授和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邱冰教授共同主持。 祝遵凌教授主持 邱冰教授主持 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李俊奇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了城市排水系统与景观融合的挑战与机遇。他认为,未来城市排水系统需在高效排水的基础上,兼顾生态和景观功能,以实现多功能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李俊奇教授发表演讲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李存东讨论了景观主导的多专业一体化设计思路。他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景观设计需要与其他专业协作,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整合和功能优化,提升空间的整体生态与社会效益。 李存东董事长发表演讲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园林绿化处于春处长介绍了园林绿化行业在城市更新中的转型与发展趋势。她指出,随着国家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园林绿化在生态环境提升和公共健康方面的作用愈加重要。 于春处长发表演讲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谭纵波教授提出了城市更新的“表”与“里”分析框架,指出城市更新包含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他强调,需要从“表”的空间现象逐步深入到“里”的本质,以实现真正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谭纵波教授发表演讲 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国方教授分享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城市雨洪灾害的韧性策略。他指出,随着极端天气频发,城市需将韧性概念融入规划,构建早期预警系统并加强部门协调,以减少灾害损失。 翟国方教授发表演讲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孙世界教授强调了旧城更新中多样化消费场景设计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存量发展成为城市更新的主流,互联网和信息化推动了旧城消费空间的内生发展与功能提升,实现了人文景观的创新转型。 孙世界教授发表演讲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吴松涛教授探讨了黑土生态保育的关键问题。他指出,黑土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的维持至关重要,通过多学科协作,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和保育单元,以推动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吴松涛教授发表演讲 山水比德集团董事长孙虎探讨了景观设计中的自然韧性和社会韧性,强调在设计中融合山水文化与现代科技,增强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他提出“重塑人与自然的连接”的理念,通过生态恢复和景观叙事提升环境适应性、丰富人文情怀。 孙虎董事长发表演讲 安道设计执行总裁赵涤烽提出“目的地思维”下的场景塑造策略,强调设计不仅是空间的构建,更是场景体验的营造。他以海岛复兴项目为例,指出通过自然与文化的结合,可以打造独特的体验空间,提升区域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赵涤烽总裁发表演讲 11月4日,本届年会的七场专题分论坛同步举行。嘉宾们围绕气候变化适应性景观规划、城市绿色空间对公共健康的促进作用、多学科协同助力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人居等前沿课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分享科研成果和实践案例,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跨学科合作的丰富思路和实践启示,进一步推动了景观学科与行业的创新与融合。 第一分论坛以“前沿创新成果与未来展望:生态与韧性”为主题,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详副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罗巧灵教授分享了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方法,结合水动力模型,明确了江夏区的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员余兆武探讨了干湿过渡区植树造林的碳存储潜力与阈值,为全球该区域的碳去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洪婷婷教授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城市防灾规划框架,以提升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抗灾韧性。周详副教授以苏州园林为例,提出了遗产阐释的多元认知构建,丰富了遗产保护的公众化与社会化视角。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刘耕源教授分析了生态产品市场化定价机制,强调了产权界定与市场化机制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分论坛现场 第二分论坛聚焦“气候变化适应性景观规划设计”,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栾博主持。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汪辉教授探讨了社会-生态系统中“慢变量”与生态安全底线的关联,强调规划师和决策者应尊重自然规律,依据生态智慧进行长远的城镇规划。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王思思副教授分享了中国古代城镇在选址、竖向设计、防洪排涝系统和建筑结构方面应对旱涝灾害的智慧。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祝明建副教授就自然保护地的气候适应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为沿海地区自然保护地规划和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况达助理教授探讨了居民在洪水频发环境下积累的地方性知识及其对乡村承洪韧性的影响,强调了将地方性知识纳入洪涝风险管理的重要价值。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副院长关午军总工程师结合“近自然、巧因借”的规划理念,在高海拔环境中实现了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建设。栾博教授认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密度城市亟需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提升韧性。山水比德设计院副院长孙超则指出,通过情绪价值、生活引领和场景营造来提升产品吸引力,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提升与发展。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