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进展新闻发布会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1-11-08 | 7246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1月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樊金龙,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金彪,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惠介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陈文俊:

  谢谢丛亮先生。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战略以来,我们国家在推进战略实施方面具体作了哪些工作?谢谢。


丛亮:

  谢谢您的提问。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地方自发探索转向国家自觉推进新阶段。中央层面高规格成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指导推进、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职能作用,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聚焦顶层设计,加快完善规划政策体系。围绕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部署的“7+2”重点任务,出台了科技创新共同体、制造业协同发展、交通运输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8个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制定了一体化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2个重点区域总体方案,实施了投资、金融、税务、产业承接等配套措施,基本建立起支撑战略实施的规划政策体系。

  二是聚焦堵点难点,着力攻坚一批大事要事。着眼提升国际竞争力推进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形成一体化治理体系建设,按照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的要求组织编制出台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以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太湖治理力度,建设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将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上升为制度,研究制定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若干政策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集中力量攻克一批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三是聚焦示范带动,总结推广一批制度经验。研究梳理示范区已形成的73条一体化制度创新经验,总结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嘉善县盘活存量土地的做法和经验,分别采取召开现场会、举观摩研讨班、印发文件部署、专题宣传报道等多种有效方式加强复制推广,不少经验已经在长三角乃至全国重点区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是聚焦重大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建立“挂图作战”重大战略项目调度协调服务机制,加强要素资源保障,推进项目按期保质顺利实施,加快在创新共建、交通互联、生态共保、民生共享等领域建成一批显示度高、带动性强的标志性工程。

  五是聚焦形成合力,建立健全一体化工作机制。制定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逐项明确成果形式、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形成“工作清单化、任务项目化、责任具体化”的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建立一体化发展统计指标监测体系和数据共享机制。健全宣传引导机制,组织媒体讲好“长三角故事”,营造浓厚氛围。

  总体上看,在领导小组的部署指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国家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共同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推进体系,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谢谢大家。


澎湃新闻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长三角地区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果?今后如何引领科技产业创新?谢谢。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

  谢谢您的提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三年来,上海会同长三角苏浙皖兄弟省市,聚焦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转移转化能力提效,创新生态环境提质,积极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步伐不断地加快。

  一是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国家部委与三省一市在上海共同设立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统筹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工程的建设发展规划以及各项任务的落地实施。

  二是强化创新策源功能。上海建成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14个,并且联动三省探索“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

  三是促进成果转移转化。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经在上海张江实体化运作,将打造长三角“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枢纽。国家技术转移的东部中心在长三角地区也设立了19个分中心,在长三角区域撮合达成技术交易也越来越活跃。同时,长三角还建立的技术交易网络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三省一市相互间的技术交易合同输出有1.4万项,交易额540多亿元。

  四是深化产业链协同。中芯、华虹等一些龙头企业在南京、无锡、绍兴、宁波、嘉兴等地实现了跨区域布局。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推动组建了9个产业链联盟,共建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实现中试资源的相互开放共享。联合长三角重点产业链协同研究,积极推进跨区域产业链供需对接、标准统一和政策协同。

  五是全面优化创新环境。共同打造了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等一些创新品牌活动,形成了G60科创走廊、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等一些创新实践载体。共同搭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聚集了重大科学装置22个、科学仪器3.7万台(套)、国家级科研基地315家、科技人才20多万,切实提高了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大降低了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本。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