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访谈】俞孔坚:景观体验是设计之源
来源:学院办公室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18-10-24 | 2936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6年10月,慕尼黑工业大学Udo Weilacher教授对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进行了采访,现将采访全文登载,以飨读者。

U:花园不仅仅是自然审美的表现,它们也传播着其他某种意义与美,这些在你的设计中似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Y:没错,但是美丽对我而言,是与我的农村经历和我“景观深邃之形”的概念息息相关的。它为了生产而生。形式是由深奥的生态过程创造出来的,它也是一种新的审美,因为它深深的植根于生产景观,生存景观。花园的美是与情感相关的,然而我所感兴趣的美更多的是与生存相关。这两种美的概念都有正确之处,但是我们往往会忘记那种植根于生产的深邃的美学。

U:我猜把您的知识传授给城市里的学生可能有些困难。在您最近创办的的景观学社中,您是怎么和学生探讨“生存的艺术”的呢?

Y:我的学社叫做“土人学社”,当我创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时候,其实它就已经开始了。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是中国最古老的教授艺术与科学的知名学府。在1998年,我们创建了景观规划与设计学科,为了建立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学院,我们当时和政府官僚体制可谓是开展了一番艰难的恶战,而学院于2003年得以建立。如今,我们拥有大概10位背景不同的教师。但我意识到,像我们这样的教育体系是很难培养出景观设计师的,因为它更多的是基于培养科学家那样的教育理念。景观设计师是需要有实践经验的,因为我们是在创造人居环境,所以我们先要有体验。我们要让人们去接触景观,去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决定成立一个独立的学社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可以基于设计事务所中的专业培训来教育研究生水准的学生。我们不会颁发任何的学位证书。创立一个像是德国的包豪斯大学或者英国AA建筑学院那样的教育机构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因为这些学校让学生进行沉浸式的学习,从实践体验中学习。

U:但是我还想问,您出生于1963年,作为一个在农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是怎么把您的知识,与21世纪出生的年轻学生们交流的呢?

Y:首要的事情就是培养学生们的好奇心,以及对土地的热爱。他们需要从农田里获得自己的体验。他们需要触碰土地,体验景观,这是最重要的。第二,我们会和学生一起去已经设计好的场地,探寻它的问题所在,许多期末论文都是关于后期的使用评估研究的,因为我在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所教授的内容都是基于科学。我们的学生要评估已设计的生态系统,他们也需要理解这些生态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他们检查水质,了解人们是如何使用这些水的,还要检查土壤条件和自然多样性。在“景观社会学”的课程上,学生们会前往村镇或者城市环境中体验生活,同时也发现它们的问题所在。我们还会用一个月时间游学,比如说去德国或者西班牙,主要是为了了解一个好的城市该是什么样子的。对于学生来说,在被授课或者做设计作业之前,先去体验十分重要。

U:您出生于中国,并在北美接受教育,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都十分精通。您认为在对于自然和景观的理解上,亚洲和西方世界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呢?

Y:就传统文化而言,中国、欧洲和美国三者各不相同。中国人的景观是建立在生产之上的。我们尝试集中地管理景观,因为它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是家庭的一部分。我们维护着自己的领土,也总是将景观看做一个整体。我们把它当作一个可以保护我们的避难所,尽力避免来自自然的伤害。但是不幸的是,如今我们已经失去了这种关于土地的传统。西方文化基于希腊、罗马和基督教的哲学根基,受贸易的理念影响最深。你们确实拥有非常生产性的景观,但是城市环境也总是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欧洲人想要出行旅游,渴求开拓殖民地,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的看法聚焦于点、线和圈,为什么他们发明了调查。中国风景画中是没有一个焦点的,欣赏它们就像是在风景中漫步一样。西方绘画往往有着清晰的透视,西方的园林在好几个世纪中也一直是对称的。

U:许多德国的景观设计师现如今在中国工作,但他们似乎对理解中国的景观设计本质有些困难,怎样能够更好地理解你们的景观文化呢?

Y: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在这里生活,体验景观,和农民们一起生活。德国人和其他的西方人往往尝试着去了解占卜和风水。这意味着什么呢?举个例子,当你在设计一个社区时,我们试图避免设计出一条笔直的朝向我们自己的道路,因为我们想要保护自己。如果你在种粮食,你不想要任何人把它从你身边夺走,你就要把它藏起来。在中国,天堂意味着某种根源。直到农业的工业化之前,这种景观传统是完整的。现今的问题,就是中国社会整体上还是个前工业化的社会(注:指社会形态,而非物质和技术)。我们的社会仍旧是基于农业的,我们的心态,社会结构,甚至是政治管理结构亦是如此。我们没有文艺复兴的历史经历,也没有与工业革命或者现代化相关的经历。我们的社会仍旧是基于家族联系和熟人关系,土地所有权,和自上而下的统治体系。

U: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在德国的中国学生理解欧洲景观的理念呢?

Y:首先,你们需要让他们更多地社交,和欧洲人交往认识。需要让他们感觉到舒适并且开放起来。中国的学生是非常有礼貌的,他们会好好的倾听,从来不会公开的非难你。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受到这样的教育。而你们应该教导他们,在这里,公开的表达批判意见是可以的。为了向他们介绍欧洲的景观文化,你们应该让他们去体验景观。在走进教室之前,应该带着他们四处转一转。体验景观是景观设计的根源。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