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访谈】李建伟川美访谈实录
来源:易地景观视野 | 作者:pro7b365d | 发布时间: 2018-10-01 | 24471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川音乐学院每年每个院系都会有一次春季交流活动,这次李建伟老师受邀为美术学院的师生开展了一次讲座和一次分享会,以下就来自现场的访谈实录。

学生:在我国用农业景观的发展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过程中,除去基础性农副产品以外,很大比例会发展成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依靠旅游来实现农民的增收,而您一直在说,不要急功近利的发展旅游项目。请问在做农业景观的时候要怎么去做和注意什么?

李老师回答:
现在全国到处都在做农业项目,搞得跟运动似的,这是一件需要引起注意的事。在同一个时期,做的同一个事情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处理问题的技术手段上肯定会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同质化会非常严重。整个欧洲长得都一样,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规模造城运动,各地千城一面就是这么造成的。

我们在农业项目上要有所选择,因为未来中国的村落至少会消亡50%。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遵循这个趋势。在项目选择上我们要选择有传统文化的,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基础条件非常好的项目,农业项目的发展一定要根植于当地的资源特点,而且一定要遵循国家大的方针政策。

做农业旅游本是一件好事。因为农业本身就是很好的景观资源,所以发展旅游产业是顺理成章的,可是从现阶段所了解的情况看农业旅游项目基本都是不盈利的,因为现阶段做农业旅游时机并不成熟。国家过去把太多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忽视了,现在把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投资转嫁给从事农业旅游发展项目的个人和企业,而企业和个人无法承担大额的成本,导致投资受限,这也制约了农业项目的发展。我认为国家宏观布局农业基础设施带动各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应该成为国家战略。所以我们期待国家在2020年前后给出更好的方针政策。

学生: 在做实际方案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设计师想尊崇自然规则,对自然环境尽量不造成做破坏,但另一方面甲方又要求一定要按他的意思建很多所谓高大上的非生态建筑或景观设施,且甲方态度固执,如果设计方不按照甲方的意愿去做可能导致甲方解除设计合同。请问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有效的引导甲方不一味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让设计方去违背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则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设计?

李老师回答:

遇到这种事情会很考验你的沟通能力。语言技巧是每一个设计师要努力过的一道关卡,也是需要长期积累和练习的。

不要硬碰硬地指责甲方生态如何如何,而是要找到能够说服甲方的实际案例,当然这个案例不仅仅能表达设计与生态结合这个理念,同时也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杭州阿曼酒店,在很好地利用现状溪流、森林、村落,的同时,建造了一个非常高端的度假设施,达到了生态和经营收益上的双赢。

要给甲方做足思想转化工作,想方设法让他知道生态环境的绝对重要性。大多数旅游、休闲、居住项目是因为好的生态条件才得以维系。同时好的生态设计可以节约成本,减低日常消耗,符合多方共赢的目的。

学生: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湿地公园,但是据说湿地公园处理污水会破坏湿地,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湿地与治污之间的关系?

李老师回答:

湿地没有处理污水的能力。湿地植物只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不能处理污染物,所以“湿地可以处理污水”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其中人工湿地又可以分为生态湿地和功能湿地。功能湿地实际上不是湿地,而是一个庞大的净水工程设施,通过沙石过滤,经过微生物净化,达到净水的作用。但是功能湿地无论建设成本,还是土地成本、维护管理成本都很高。

我国湿地的概念是0.6米水深以下长年和某时段有水、有植物的地域(有季节性)。整个湿地的概念是不够准确的。根据这个定义,也很难在实际应用上发挥作用,不像美国人以土壤的分类来定义湿地,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保护河滩、湖泊,不要破坏自然湿地。通过湿地的30米之内不能规划建设的方式进行保护。对于污水处理,我们不能依赖湿地,还是要做好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升级。

学生:城市公园结合新时代的新科技来建设,这种趋势是否能成为未来城市公园的发展方向,这种方向有什么优缺点?

李老师回答: 城市公园的建设可以适当地结合科技力量,比如大数据的分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国土和使用人群的分析管理,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智能天气播报、交通便民信息等,但公园的有些功能并不能被科技替代,比如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植物等。公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为城市留出足够多的自然空间。

学生:以苏州城市现状中,历史文化建筑与普通民众之间缺乏互动为例,请教李老师,就如何处理城市中历史文化建筑周边的景观空间与居民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

李老师回答:

这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的管理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文物保护需要国家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其次是专业的管理队伍、机构和技术措施。从景观设计师的角度来看的话,可以为文物和民众设计良好的沟通空间,既可以避免人对文物的伤害,也可以为文物做好最大的宣传。在国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美国迈阿密海滩边海明威故居,房屋院落保护得就很好,即使每年接待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故居仍然维护得景象如初,斯人已去,容颜未改。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管理,一味的将文物进行封闭式保护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发展。

学生:您认为国内外科研环境的差距有哪些呢?对您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呢?

李老师回答:国内外最大的差异是思维逻辑的差异,在国外学习了《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建立了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大体方法是:首先,提出假设。其次,用不同的逻辑方式分析提出的假设。或者通过实证,数学方法等等进行证明。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的学生相对缺乏逻辑思维。这种思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的。中国人从小使用中文这一语言,而中文是很感性的,但并不是非常逻辑的语言。我们今天的文字来自于文言文。文言文连断句都没有,很多时候意思需要靠猜。今天的白话文,也很难学。在精确表达上、逻辑贯通上有一定的难度,为一般人难以掌握。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中国不重视哲学的多元化发展,古往今来,很多伟大的哲学家都出自于西方。在国外的学习生涯中,英文的学习与应用,对我中文的提高和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建立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设计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对设计师而言情感就是一切。现在的年轻人本身就缺乏情感,能否能在传统山水画中找到情感共鸣?或者说古人对自然山水的情感是否还适用于现代?

李老师回答:

我们中国人对传统是有着不可割舍的眷恋。我们不可能摆脱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传统套住了的。传统当然必须要保护,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时候越是这么讲、越是这么做就往往越被传统压制得厉害。做艺术创作最终的目的是表达自己,而不是为了表达古人也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艺术灵感来自于自己的身心体验,而这种真情实意的感受,是不可能从一副古人的画里得到的,要自己去身心体验。

我们们学习古人的方式需要理性的研究。为什么古人会对自然山水有那样的表达,有那样的感情?对于他们的思想和所处的历史社会状态是要去研究,去学习的。所以说学习古人一定要分清楚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语境。他和你是不一样的,只有把这个的东西分清楚了以后才能够以理性的方式来对待古人的东西,而不会去一味地模仿古人的作品。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人会对另外一种地域、不同的文化传统更感兴趣,这是因为两者存在差异性。这就是为什么陈丹青能画出非常好的西藏文化的画,而西藏的艺术家却画不出来。有时候我们对中国文化有些麻木了,西方人反而能从我们的文化里看到一些闪光的东西。当我们遇到新的文化、现象的时候马上会眼前一亮,感悟就是从这里产生了。因此我们一定要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在一定的程度上脱离自己的传统,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我们的古人、看待我们的传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作为一个艺术家永远要保持一个独立的人格,不受任何羁绊,只有不受羁绊才会对其他的东西,有新鲜感,才会有创意。

学生:

近几年中国出台了很多支持特色小镇的政策。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各地冒了出来,请问李先生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对于中国未来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李老师回答:

作为设计师要学会有选择性的去做项目,不能什么项目拿起来就做。为了避免你的人生中出现很多失败的项目,选择靠谱的项目就很重要。失败的项目多了之后不利于你的发展。特色小镇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的“特”字,独特的就是与其他不一样的。但是现在有太多的项目其实是不符合这个要求。一些地方本来就不适合做特色小镇。有些人硬要你去做,那注定是不会成功的。特色小镇因为它的特性本就不该是大规模的,所以现在国家也在加大对特色小镇的审查力度,作为设计师也要有选择性的去对待那些项目。少干不靠谱的事。

欧洲的特色小镇,看起来很多,其实认真一数,也没有几个,而且相互一比较也都差不多。我们看着仍很有特色,那是因为它旧,而我们又没有,所以很新鲜。实际上欧洲的小镇大部分都在衰落,没有产业,是留不住年轻人的,反而成了老头、老太太扎推晒太阳的地方。

学生:

李老师,我家乡紧临嘉陵江,河对面以前是一片滩涂,还有野兔和野鸡,现在修房子全部硬化,河堤也被堆起来了,对于这种已经存在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呢?

李老师回答:

生态一旦被破坏就无法完全恢复,已经存在的事实就没办法再回头,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能做的就是修复,尽力的去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永远回不到最初大自然自己的模样了。

学生:

古代皇家建筑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但是民俗建筑却被遗忘被拆掉,但我感觉民俗建筑也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应当得到传承与发扬,在我们景观研究方面,李老师有什么看法?

李老师回答:

首先我认为民间建筑也是值得保留的,那是古人的智慧创造出来的,我们不应当随意毁掉。

其次我们要遵循一个发展平衡原理,就是我们既要发展,也要保护好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城市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靠积累而成的。对于一个项目,场地上的任何元素都需要在设计中予以足够的重视,经过评估决定取舍和利用。

再说,现在的发展基本是以经济思维主导的。由于保护成本高,很多时候修复的困难比较多,结果就都是拆了重建。当今就是这么个社会,但是作为设计师还是要有设计师自己的坚持,不一定非要破坏一些东西,然后人为的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来达到目的。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