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文艺赋美乡村: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10-02 | 1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十五五”规划的视域下,乡村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的落地实施,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探讨如何通过文艺赋美乡村,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一、以优质内容供给满足精神需求

(一)丰富文艺作品创作

文艺作品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能够生动地反映乡村的生活、历史和文化。通过深入挖掘乡村题材,文艺工作者可以创作出更多贴近农民生活、反映乡村变迁的优秀作品。例如,以乡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题材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等,不仅能够展现乡村的发展变化,还能激发农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通过生动的故事单元,展现了不同地区的乡村风貌和人文情怀,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同时,鼓励农民自己创作文艺作品也至关重要。农民对乡村生活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最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作品往往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一些地方通过举办农民文艺创作培训班、设立农民文艺创作基金等方式,激发了农民的创作热情。例如,一些农民诗人创作的诗歌,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乡村的美景和生活,充满了乡土气息。此外,推动多形式文艺创作也是丰富文艺作品的重要途径。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新兴形式可以为乡村文艺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一些乡村通过数字艺术展览,展示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图片

(二)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文化惠民活动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通过精准对接农民需求,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可以有效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活动开展前,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和喜好,制定个性化的活动方案。例如,在一些有戏曲传统的乡村,多举办戏曲演出活动;在一些体育氛围浓厚的乡村,多开展体育赛事活动。

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和时代特点,创新文化惠民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至关重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文艺演出、线上文化讲座等活动,可以让农民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资源。一些地方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将文化惠民活动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既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此外,建立长效机制也是确保文化惠民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设立文化惠民活动专项资金、建立活动评估机制等方式,可以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一些地方每年都会制定文化惠民活动计划,并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活动内容和形式。

 二、通过搭建平台激发内生动力

 (一)用好乡村文化空间

乡村文化空间是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打造乡村文化活动场所,支持农民自主开展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和内生动力。加大对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投入,完善乡村文化站、文化广场、乡村剧院等基础设施,是提升乡村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与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风貌的融合,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活动场所。例如,一些乡村利用闲置的旧厂房或民居,改造成具有现代功能的文化活动中心,既保留了乡村的历史记忆,又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

同时,为农民自主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也至关重要。通过提供活动资金支持、设备租赁服务、专业指导等方式,鼓励农民自己组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一些乡村成立了农民文艺队、农民体育队等,定期开展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增强了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培育乡村文化品牌活动也是提升乡村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鼓励各地结合自身文化特色,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活动。例如,浙江的“村晚”、贵州的“村BA”等,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文化的重要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媒体的关注,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交流展示平台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开展乡村文艺比赛、加强乡村文化对外交流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定期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展示乡村群众文艺优秀成果,是激发农民创作热情的重要方式。艺术节可以包括文艺演出、美术展览、手工艺品展示、民俗文化表演等多种形式,为乡村文艺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艺术节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农民和游客前来观看,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同时,开展乡村文艺比赛也是发现和培养乡村文艺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农民歌手大赛、农民舞蹈大赛、乡村书画比赛等活动,激发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农民的文艺水平。比赛过程中,邀请专业评委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农民提升创作水平。此外,加强乡村文化对外交流也是提升乡村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方式。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外地文艺团体演出、组织乡村文艺团体外出交流等方式,拓宽乡村文化的视野,提升乡村文化的国际化水平。一些乡村通过与国外文化交流团体的合作,将乡村文化推向了国际舞台,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三、赋能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繁荣

(一)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

农产品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意设计、品牌塑造等方式,为农产品赋予文化内涵,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农产品文化品牌是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的重要途径。通过设计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农产品包装,讲述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可以提升农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一些地方的农产品通过文化品牌的打造,价格大幅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同时,发展农产品文化创意产业也是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的重要方式。鼓励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文化创意产业,如农产品雕刻、农产品绘画、农产品编织等,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一些乡村利用当地的竹子资源,发展竹雕产业,制作出精美的竹雕工艺品,深受市场欢迎。此外,推动农产品与文化产业融合也是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农产品文化节、农产品创意市集等活动,将农产品的销售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一些地方的农产品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农产品,同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质

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通过打造乡村文化旅游项目、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是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质的重要途径。例如,开发乡村民俗体验游、乡村艺术之旅、乡村红色文化之旅等项目,可以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形式。一些乡村通过打造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也是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质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可以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举办乡村旅游服务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等方式,可以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此外,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也是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质的重要途径。鼓励各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乡村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已经成为当地的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图片

 四、传承文脉增强乡村文化自信

 (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通过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编纂村史村志、保护传统村落等方式,可以有效挖掘和保护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乡村记忆工程,通过收集整理乡村的历史文献、文物古迹、民俗文化等,建立乡村记忆档案和博物馆,保存乡村的历史记忆。一些乡村通过乡村记忆工程,将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民俗文化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展示,让农民和游客能够直观地了解乡村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编纂村史村志也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和乡村文化骨干,编纂村史村志,记录乡村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变迁。村史村志不仅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方式。一些地方的村史村志详细记录了乡村的地理环境、人口变迁、经济发展、风俗习惯等内容,成为研究乡村文化的重要资料。此外,保护传统村落也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制定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设立保护专项资金、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修缮和维护等方式,保护传统村落的完整性。一些传统村落通过保护和开发,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推动本土文化融入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是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编制乡村美学导则、打造乡村文化景观、推动乡村文化与现代建筑融合等方式,可以有效推动本土文化融入乡村建设。鼓励各地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编制乡村美学导则,将本土文化融入乡村建设规划和景观设计。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保留乡村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元素,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美丽村落。一些乡村在建设过程中,保留了古老的树木、传统的建筑风格等,使乡村充满了文化气息。

同时,打造乡村文化景观也是推动本土文化融入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式。利用乡村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如乡村文化广场、乡村文化长廊、乡村文化雕塑等,可以提升乡村的文化氛围和美感。一些乡村通过打造文化景观,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亮点。此外,推动乡村文化与现代建筑融合也是推动本土文化融入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乡村建设中,注重将乡村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使乡村建筑既有现代功能,又保留乡村的文化特色。一些乡村在建设新民居时,采用了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使新民居与乡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风貌相融合,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壮大人才队伍提供智力支持

(一)培育乡土文化能人

乡土文化能人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建立人才库、发挥乡土文化能人作用等方式,可以有效培育和发展乡土文化人才队伍。针对乡村文化骨干的需求,开展专业培训活动,提升乡村文化骨干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文艺创作、文化活动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等。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实地考察学习等方式,提升乡村文化骨干的专业水平。一些地方通过定期举办乡村文化骨干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乡村文化人才。

同时,建立乡村文化人才库也是培育乡土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通过登记和管理乡村文化骨干,了解乡村文化人才的分布和需求,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通过人才库的宣传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此外,发挥乡土文化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是培育乡土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方式。通过组织乡土文化能人开展文艺创作、文化活动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等活动,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一些乡土文化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乡村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领头人。

(二)引导文艺工作者参与

文艺工作者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建立文艺工作者联系机制、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推动文艺工作者与乡村合作等方式,可以有效引导文艺工作者参与乡村文化建设。通过建立文艺工作者与乡村的联系机制,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开展文艺创作、服务、普及等活动。通过设立文艺创作基地、举办文艺采风活动等方式,为文艺工作者提供创作条件和机会。一些地方通过建立文艺创作基地,吸引了大量文艺工作者前来创作,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也是引导文艺工作者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通过组织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辅导、文化讲座、文艺演出等服务,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一些文艺工作者通过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此外,推动文艺工作者与乡村开展合作也是引导文艺工作者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合作开展文化项目、共同打造文化品牌等方式,实现文艺工作者与乡村的互利共赢。一些文艺工作者与乡村合作,开发了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项目,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图片

 六、加强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

(一)发挥媒体作用

媒体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宣传平台,通过加强媒体合作、挖掘乡村文化故事、利用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通过与各类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通过开设乡村文化专题栏目、制作乡村文化纪录片、开展网络直播等方式,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一些地方通过与媒体合作,制作了乡村文化纪录片,展示了乡村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

同时,引导媒体深入乡村,挖掘乡村文化故事和典型人物,也是提升乡村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方式。通过讲述乡村文化故事,展示乡村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一些媒体通过挖掘乡村文化故事,报道了一些乡村文化能人和乡村文化建设的先进事迹,激发了农民对乡村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此外,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通过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方式,广泛传播乡村文化。通过举办乡村文化短视频大赛、开展乡村文化直播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乡村文化。一些乡村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二)开展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通过举办文艺赋美乡村主题活动、开展乡村文化成果展示展览、加强宣传推广力度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定期举办文艺赋美乡村主题活动,集中展示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通过举办文艺演出、美术展览、文化讲座、民俗文化表演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一些地方通过举办文艺赋美乡村主题活动,展示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成就,提升了乡村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开展乡村文化成果展示展览也是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影响力的重要方式。通过举办乡村文化成果展示展览,展示乡村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展览可以包括乡村文艺作品、乡村文化项目、乡村文化品牌等内容,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示、视频展示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乡村文化建设的成就。一些地方通过举办乡村文化成果展示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此外,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关注度。通过制作宣传手册、宣传海报、宣传视频等方式,广泛宣传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成果。一些地方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影响力,为和美乡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结语与展望

在“十五五”规划的视域下,落地《“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通过丰富文艺作品创作、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搭建乡村文化平台、推动产业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壮大人才队伍、加强宣传推广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品质,增强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文艺赋美乡村不仅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和美乡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文艺赋美乡村,可以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提升乡村的文化自信,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