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打造新乡村生活样板:乡村民宿集群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9-21 | 53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七、项目实施案例

以下是一个类似的项目实施案例,供参考:

 案例名称:某乡村民宿集群项目

 项目地点:某省某县某村

 项目规模:涉及100户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改造为100间特色民宿

 项目投资:总投资约5000万元

 项目收益:预计年收入约1294万元,投资回收期约8年

 项目特色:

1. 特色民宿:每间民宿都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打造个性化的居住体验。例如,有的民宿采用了传统的木质结构,保留了乡村的原始风貌;有的民宿则融入了现代简约风格,配备了智能家居设备,提供现代化的居住体验。

2. 体验式农业:为民宿业主提供半亩田的使用权,组织农耕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游客可以在专业农民的指导下,进行播种、灌溉、除草、收割等农事活动,感受农耕劳作的乐趣。此外,项目还定期举办农产品采摘节,游客可以亲自采摘新鲜的蔬菜、水果,享受丰收的喜悦。

3. 社区共建:采用社区民宿的运营模式,鼓励业主和村民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委员会由业主代表和村民代表共同组成,负责社区的日常事务管理和决策。社区活动丰富多彩,包括乡村音乐会、文化讲座、亲子手工制作等,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 智慧乡村:引入智慧乡村的概念,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提升项目的智能化水平。例如,民宿安装了智能门锁、智能安防系统、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设备,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业主和游客可以远程控制房门的开关、查看房屋的安全状况、调节室内温度和照明等。同时,项目还建立了线上服务平台,提供民宿预订、农产品销售、活动信息发布等服务,方便业主和游客的生活。

 项目实施效果:

1. 经济效益:项目运营后,每年为当地带来约1294万元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项目的投资回收期约为8年,平均投资回报率约为12%,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盘活了乡村的闲置资源,提升了乡村的经济活力,促进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文化传承和社区共建,增强了乡村的文化自信和社会凝聚力。项目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施工人员、服务团队、管理人员等,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实现了脱贫致富。

3. 环境效益:项目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通过绿化建设、生态农业等方式,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升了乡村的自然景观。项目采用了环保、节能的技术和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类似的乡村民宿集群项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创新性,能够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平台。希望这个案例能够为你的项目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