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婵;文天祚;刘思瑶 国内城市与区域语境下的韧性研究述评 2020-04-09 68 3803 金广君 城市设计:如何在中国落地? 2018-03-09 68 2287 张纯;易成栋;宋彦 北京市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变化研究——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和2001、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6-10-09 68 1885 于一凡;贾淑颖;田菲;于航 上海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水平调查研究 2017-05-09 68 2728 张佶 空间句法在规划实施空间评价中的运用初探——以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为例 2015-01-09 68 2659 翟国方;夏陈红 我国韧性国土空间建设的战略重点 2021-02-07 67 2990 王伟强;李建 住区密度与家庭能耗碳排放相关性研究——以上海曹杨新村为例 2017-06-09 67 1924 刘泉;钱征寒 北美城市TOD轨道站点地区的分类规划指引 2016-03-09 67 1955 张杨;何依 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进程、特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数据可视化分析 2020-06-09 66 4638 司南;阴劼;朱永 城中村更新改造进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的变化——以深圳市为例 2020-06-09 66 3146 凡来;张大玉 北京街区活力影响机制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2022-05-09 65 5154 张衔春;唐承辉;许顺才;岳文泽 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历史演化与空间逻辑——基于新国家空间视角 2021-05-09 65 2372 田健;曾穗平 城市边缘区乡村产业系统风险评估与韧性格局重构——以天津市西郊乡村地区为例 2021-07-26 65 4392 李嘉妍;阎瑾;王京 我国乡村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现状与思考 2019-11-09 65 3211 陈前虎;刘学;黄祖辉;黄向球;厉华笑 共同缔造: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 2019-03-09 65 4034 黄凯迪;许旺土 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的适应性变革——以厦门为例 2019-07-09 65 3268 常青;徐勤政;杨春;王姗 北京新总规建设用地减量调控的思考与探索 2017-11-09 65 1218 杨俊宴;陈宇 滨水景观区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探索——西湖案例 2017-07-09 65 2662 王恩琪;韩冬青;董亦楠 江苏镇江市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的地貌关联解析 2016-04-09 65 1639 袁锦富 高铁效应下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对 2015-07-09 65 1640 王兰;贾颖慧;李潇天;杨晓明 针对传染性疾病防控的城市空间干预策略 2020-07-21 64 2540 丁亮;宋小冬;钮心毅 城市空间结构的功能联系特征探讨——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 2019-09-09 64 2524 赵胜波;王兴平;胡雪峰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国际合作园区发展研究——现状、影响与趋势 2018-09-09 64 1992 顿明明;赵民 城乡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主体”辨识及政策启示——“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探讨 2016-06-09 64 1889 宋小冬;丁亮;钮心毅 “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观察与展望 2015-04-09 64 4227 刘合林;郑天铭;聂晶鑫 城市基本公服设施数量与多样性空间配置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2021-02-09 62 2809 菅泓博;段德罡;张兵 如何做好实用性村庄规划——基于非正规流转现象的观察与启示 2019-11-09 61 2235 唐燕 精细化治理时代的城市设计运作——基于二元思辨 2020-02-09 61 2149 罗小龙;陆建城 “十四五”时期发展新趋势与国土空间规划应对 2019-10-09 61 2273 刘健;黄伟文;王林;石楠;阳建强 城市非保护类街区的有机更新 2017-03-09 61 2437 周游;周剑云 城市规划区内的乡村规划编制实践——以广州市南沙区芦湾村规划为例 2015-08-09 61 2610 孙施文 我国城乡规划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2021-02-07 60 4362 袁艳华;徐建刚 山地城市景观生态网络构建研究 2015-05-09 60 2000 张京祥;张勤;皇甫佳群;李镝 未来城市及其规划探索的“杭州样本 2020-02-09 60 3518 赵毅;陈超;许珊珊 特色田园乡村引领下的县域乡村振兴路径探析——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 2020-11-09 60 2519 彭科 空间可达性衡量方法评述 2017-11-09 60 1642 - 新城市议程 2016-12-09 60 1191 何凌华 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重构与设计 2016-09-09 60 1679 张艳;曹康;何奕苇;周维 土地使用与轨道交通的空间适配探讨——深圳地铁2号线的实证分析 2017-08-09 60 1631 王建国 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的几个科学问题 2022-06-21 59 2789 孔惟洁;何依 “非典型名村”历史遗存的选择性保护研究——以宁波东钱湖下水村为例 2018-01-09 59 2147 杨春侠;史敏;耿慧志 基于城市肌理层级解读的滨水步行可达性研究——以上海市苏州河河口地区为例 2018-02-09 59 1931 何明俊 城市规划、土地发展权与社会公平 2018-08-09 59 1853 殷会良;李枫;王玉虎;王颖 规划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2017-03-09 59 1773 夏菁;陈宏胜;王兴平 残疾人视角的无障碍设施低使用率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2020-12-14 58 3766 丁寿颐 “租差”理论视角的城市更新制度——以广州为例 2019-12-09 58 2753 吴唯佳;吴良镛;石晓冬;王富海;汪科 人居与高质量发展 2020-01-09 58 2402 钮心毅;陈晨 郊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均等和公正的测度 2018-10-09 58 1733 谭纵波;龚子路 任务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考——关于实现生态文明的理论与路径辨析 2019-09-09 58 2152 孙瑶;马航 我国城市边缘村落研究综述 2017-01-09 58 2967 石飞;居阳 公交出行分担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主城区的实证研究 2015-02-09 58 2249 张宇;欧名豪;蔡玉军 整村统筹——解决城中村土地利用和发展问题的一个探索 2015-02-09 58 2241 于涛;张京祥;罗小龙;陈眉舞 人本视角下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治理创新——基于南京实证研究 2018-03-09 57 2741 杨俊宴 凝核破界——城乡规划学科核心理论的自觉性反思 2018-06-09 57 2098 林俊雄;江心;朱建国;曹万春;孔赟 GIS模型在城市消防站布局规划的应用研究 2018-05-09 57 2007 张晓云;范婷婷;殷健;李晓 基于城市修补理念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以铁西区卫工明渠沿线规划与实践为例 2016-09-09 57 1346 阴劼;徐杏华;李晨晨 方志城池图中的中国古代城市意象研究——以清代浙江省地方志为例 2016-02-09 57 1973 田金欢;周昕;李志英;于璨宁 昆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句法研究 2016-04-09 57 1788 彭翀;邹祖钰;洪亮平;潘起胜 旧城区风热环境模拟及其局部性更新策略研究——以武汉大智门地区为例 2016-08-09 57 1628 赵珂;杨越;李洁莲 赋权增能:老旧社区更新的“共享”规划路径——以成都市新都区新桂东社区为例 2022-04-22 56 3221 蔚芳;王鑫 基于2SFCA法的杭州体育活力空间可达性评价 2019-11-09 56 2025 曾堃;刘松龄;俞敏 广州零散工业用地调整策略研究——基于创新型产业发展视角 2017-10-09 56 1801 王颖;顾朝林 基于格网分析法的城市弹性增长边界划定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2017-03-09 56 1978 吕传廷;孙施文;王晓东;刘奇志;赵燕菁 控规三十年:得失与展望 2017-03-09 56 2947 王树声;李小龙;蒋苑 四望:一种自然山水环境的体察寻胜方式 2017-05-09 56 1672 杨辰;辛蕾;田丰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社区更新评估——以上海宝山区顾村大居为例 2021-02-09 55 3504 陈雯;杨柳青;张鹏;孙伟 长三角区域合作类型、障碍和治理路径 2021-03-12 55 2033 田银生 城市形态的管理单元:意义、构建和应用 2021-07-09 55 1921 张慧;蔡佳祺;肖少英;刘晶晶;岳小超 太行山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研究 2020-08-09 55 2381 刘丹 弹性城市与规划研究进展解析 2018-05-09 55 2096 孙建欣;林永新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城郊型开发区产城融合路径 2015-12-09 55 2467 肖扬;陈颂;汪鑫;黄建中 全球城市视角下上海新移民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2016-03-09 55 2021 谢广靖;石郁萌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再认识 2016-05-09 55 1845 张刚 基于空间分析的城市火灾风险评估与应用——以西安为例 2016-08-09 55 1368 姜允芳;石铁矛;赵淑红 英国区域绿色空间控制管理的发展与启示 2015-06-09 55 1748 陈天;臧鑫宇;王峤 生态城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2015-07-09 55 3104 王凯 中国城镇化的绿色转型与发展 2021-12-24 54 3627 黄瓴;尹雪梅 山地城市社区儿童活动行为与空间关联性研究——以重庆渝中区上大田湾社区为例 2021-12-31 54 3636 王侠;陈晓键 西安城市小学通学出行的时空特征与制约分析 2018-11-09 54 1498 龙瀛;张恩嘉 数据增强设计框架下的智慧规划研究展望 2019-08-09 54 2355 左为 城市规划的“留白”之道 2018-01-09 54 1750 李敢 舒适物理论视角下莫干特色小镇建设解析——一个消费社会学视角 2017-03-09 54 3522 王娜;张年国;王阳;钱振水 基于三生融合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生态空间规划——以沈阳市西北绿楔为例 2016-09-09 54 2355 姜博;初楠臣 哈大高铁对区域可达性影响及空间格局演变 2015-11-09 54 1340 许婷;宋昆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与社区老人设施指标研究 2016-08-09 54 1423 宋姗;王德;朱玮;王灿 基于需求偏好的上海市养老机构空间配置研究 2016-08-09 54 1503 陶伟;叶颖 定制化原真性:广州猎德村改造的过程及效果 2015-02-09 54 3100 杨春;谭少华;李梅梅;董明娟 健康城市主动式规划干预途径研究 2022-05-24 53 2679 张伟;闾海;胡剑双;国子健 新时代省域尺度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思考——基于江苏实践案例分析 2021-11-23 53 4611 莫飞;张亚男;席洋;杨嘉钰 站城融合背景下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策略研究 2021-09-17 53 2218 陈恺;唐燕 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空间识别与规划策略应对——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 2019-12-09 53 2438 刘珺;王德;朱玮;王昊阳;王灿 基于行为偏好的休闲步行环境改善研究 2017-09-09 53 2073 高文秀;范香;郑芬;杨晓春 综合公园及其有效服务范围的空间布局分析 2017-11-09 53 1734 刘长安;张玉坤;赵继龙 基于物质循环代谢的城市“有农社区”研究 2018-01-09 53 1526 姚之浩;田莉 “三旧改造”政策背景下集体建设用地的再开发困境——基于“制度供给-制度失效”的视角 2018-09-09 53 2311 李和平;肖竞;周晓宇 西南盐业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构成与保护研究 2015-07-09 53 1628 贾莉;闫小培 社会公平、利益分配与空间规划 2015-09-09 53 1972 赵逸靖;余灏深 多时代历史记忆为触媒的老旧社区微改造实践——以广州市番禺区先锋社区为例 2021-05-31 52 2533 张帆;胡亮 构建更为韧性的医疗卫生防疫体系策略研究——以北京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为例 2020-11-09 52 1698 刘伦;王辉 城市研究中的计算机视觉应用进展与展望 2019-01-09 52 2437 杜培培 从差序、离散到融入——“村改居”社区的空间生产研究 2019-06-09 52 2468 罗小龙 城市收缩的机制与类型 2018-03-09 52 2559 孙施文 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与展望 2016-12-09 52 2353 郭旭;田莉 产权重构视角下的土地减量规划与实施——以上海新浜镇为例 2016-09-09 52 1489 刘渌璐;肖大威;张肖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实施效果评估及应用 2016-06-09 52 1368 翟俊 弹性作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架构——以美国“桑迪”飓风灾后重建竞赛的优胜方案为例 2016-08-09 52 1615 董卫 国家历史文化空间体系建构初探 2021-12-01 51 2590 乔艺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演进历程、特征与方向——基于人口、经济与制度视角 2020-01-09 51 2971 郭旭;严雅琦;田莉 产权重构、土地租金与珠三角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与实证 2020-06-09 51 2301 盛洪涛;周强;汪勰;卫东 新冠疫情考验下的武汉社区治理新思考 2020-09-16 51 3939 张伟;徐宁;胡剑双 从特色田园乡村实践探讨我国乡村振兴的路径 2020-11-09 51 1994 谢栋灿;王德;钟炜菁;晏龙旭 上海市建成环境的评价与分析——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 2018-10-09 51 2131 陈小卉;钟睿 跨界协调规划:区域治理的新探索——基于江苏的实证 2017-09-09 51 1518 周岚;施嘉泓;崔曙平;赵庆红 新时代大国空间治理的构想——刍议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路径 2018-01-09 51 2171 吴超;王其东;李珊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2018-04-09 51 1824 魏程琳;史明萍 “空心村”治理与宅基地制度变革——基于广西富县实地调研 2017-01-09 51 1937 武前波;龚圆圆;陈前虎 消费空间生产视角下杭州市美丽乡村发展特征——以下满觉陇、龙井、龙坞为例 2016-08-09 51 2293 邹军;姚秀利;侯冰婕 “双新”背景下我国城市群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2015-04-09 51 2427 黄慧明;田银生 形态分区理念及在中国旧城地区的应用——以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格局演变研究为例 2015-07-09 51 1550 赵民;张栩晨 城市体检评估的发展历程与高效运作的若干探讨——基于公共政策过程视角 2022-04-22 50 2808 东昆鹏;刘鸿琳;徐建刚;李昊 社区营造视域下的内城街区活力再生途径——以西安回坊为例 2021-02-09 50 3099 张艺帅;赵民;程遥 面向新时代的城市体系发展研究及其规划启示——基于“网络关联”与“地域邻近”的视角 2021-02-25 50 2450 吴晓;王凌瑾;强欢欢;宁昱西 大运河(江苏段)古镇的历史演化综论——以江苏历史文化名镇为例 2019-04-09 50 2417 吴敏;吴晓勤 基于“生态融城”理念的城市生态网络规划探索——兼论空间规划中生态功能的分割与再联系 2018-07-09 50 1804 冷方兴;孙施文 争地与空间权威运作——一个土地政策视角大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的解释框架 2017-03-09 50 1974 王建国;杨俊宴 平原型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探索——郑州案例 2017-05-09 50 3401 史宜;杨俊宴 回首百年——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谱系建构 2015-12-09 50 2686 罗震东;夏璐;耿磊 家庭视角乡村人口城镇化迁居决策特征与机制——基于武汉的调研 2016-07-09 50 1717 孙秀丽;马春东;唐建 乡村住宅空间分化与社区空间重构 2015-09-09 50 2056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