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为逐”绿"“碳“新路的省绿建协“双碳"服务促进分会的专家们,如今又为"氢”装上阵致力于全产业链变"绿"而奔波钻研。省绿建协创始会长段苏明说:"就是通过大走访、大调研、大破题、大服务,将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落地开花结果"。
初心如磐。纵观三年来的探索实践,省绿建协“双碳"服务促进会一直将绿色、零碳、无废、数字"的宣传、引导、推动、落地作为初心使命。为了这一目标,从制定规划方案、明确格局定位,到理清工作思路、编写程序制度,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同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一个个"金点子""好建议"汇成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的力量。段苏明、张铭军、刘亮俊和他们的团队深入科研、企业,将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和发展趋势灌输辅导,引领研发生产队伍向“新科技”高峰冲锋。同时,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抱团转型、创业创新、科技引领。通过全方位的理念和运营模式的转变,全力推动住建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这三年,他们将省内外在绿建"双碳"领域先行先试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进行排队梳理,通过论坛、网络、座谈、现场交流等形式,以点带面推广应用,产生启迪、辐射、引领的作用。名誉会长段苏明始终保持着务实创新的干劲,今年他腹腔炎两次手术,坚持与秘书处商量工作,出院后便到丽水、温州、安徽等地调研,据出行记录,他2024年共计出行50余次,到30余家单位走访、宣贯、出谋划策,近日又带服务促进会赴浙江大学氢能研究院交流,彰显了老住建人的精神风貌。
精耕厚植。2022年6月29日,浙江绿建协“双碳”促进分会正式运作,来自建设、设计、研究、大数据、云计算机构,建筑施工建材生产企业、检验检测、碳核算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绿色建筑“碳达峰碳中和”,从理论到实践有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全面落实。他们深入研究绿色建筑从规划、设计、建材生产、运输、建造、运营到拆除可循环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减量和碳智库建立,促进碳交易市场形成,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减少建筑领域能耗和碳排放,促进建筑全产业链碳闭环,减少建筑全寿命周期碳足迹,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启动了“大走访、大调研、大破题、大服务”活动,聚焦建筑双碳,开展课题与标准研究。集思广益,明确工作方向与计划,积极推进排放数据库,形成碳足迹量化指标,掌握产品碳足迹排放基准值,逐步建立全国区域的产品碳足迹、建筑碳排放强度的数据库,近2000个数据在今年7月2日被推荐为浙江省发改委绿色低碳技术,为近100家企业提供碳排放数据服务。同时,立项标准,像《绿色建筑检测标准》、《建筑隐含碳计算标准》、《零碳建造评价标准》、《绿色甲醇评价》、《泵组碳足迹与碳标签》等。获批碳普惠方法像《装配式建筑建造阶段降碳项目》、《氢能发电减碳项目》、《飞灰水洗项目》、《低空飞行医疗运输项目》。并对杭州北杭智通风机叶片智能巡检、宁波瑞凌辐射制冷、丽水道和道绿色零碳无废数字化雾耕农业、天造环保固废回收再利用技术、宝业零碳“好房子”示范探索、华东院建筑信息模型(BIM)在绿色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嘉兴绿建碳能效数据分析与数据库平台建设、嘉兴德燃氢能储能和钙钛矿第三代光伏纤纳、原子团簇第三代传感器固微、绿色零碳无废数字化雾耕农业等技术宣传介绍推广。
笃行致远。新的一年绿建协“双碳”促进分会,将着眼绿色低碳新的发展,建立以课题为中心的新技术、新标准;积报申报建筑类的碳普惠项目,在绿色甲醇、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领域的“双碳”上有所突破;发挥“双碳”数据平台的优势,建立碳账户和建立碳资产服务;开展零碳工业、工厂、实验室、建筑探索实践;发挥优势和发掘产业融合点,建立树状合作模式;做好科研计划及探索新技术、新标准,在氢能的监测、氢能能源站设计、氢能掺氢减碳量、“好房子”低碳技术等方面就标准的编制和新技术的应用开展工作;为企业建立碳账户,括数字资产、企业信息、碳足迹、碳排放、认证评价、绿色供应链、双碳标准化、碳资产与披露、碳税和低碳应用。在指导零碳工业、工厂、实验室、建筑等方面有所发展。(魏光华 杨霁)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