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次和在校的同学沟通时都被问起出国留学的相关话题,故此想把自己的一些感触疏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首先想强调的是出国绝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唯一途径,甚至对很多人并不是最佳途径。很多没有出国留学过的前辈照样成为学贯中西的泰斗级人物。孙筱祥教授就是很好的例证。
出国留学对于我这种比较散漫,胸怀大志却又不愿脚踏实地去做的人绝对是十分有效改变自己的一种办法,在我身上的效果有多好不敢说,但至少是显著的。这一点我父母感触最深,因为他们有对比。我曾说过出去的目的有四个,第一是重新发现自身潜能,获得自信而受用终生,第二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消除偏见,第三是学到与国内不同的专业知识和解决专业问题的方法,第四是取得文凭。当然每个人的人生规划不同,出国只为文凭,也无可厚非。只是以我个人的观察,只得到文凭的海龟回国后增值作用不大。
在今天国内园林景观专业一哄而上,粗制烂造的乱局下,出国深造的必要性远大于数年前。不要担心错过国内大发展的机遇,毕竟出国是一生的选择而非一时的权益之选。国内的大发展确实造就了众多的机会,但这些机会对于想成为好的设计师的年轻人来讲是在育人还是在毁人还很难说,至少是因人而异。
本科毕业生出国的最佳时机是毕业后两年左右,并非只是这两年的工作经历能使你的申请更加完美,而是要给自己一个重新思考未来发展方向的时间和空间。留学是一个重新定义自己的极佳机会,本科的选择不应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走向,千万不可轻易放弃这个再次选择人生的重要机遇。学习园林和景观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可以选择景观专业之外的如城市设计、规划或是房地产甚至MBA等专业的硕士研修。麻省理工的房地产硕士就招收设计背景的学生,出来后的薪水远高于设计师,当然竞争也异常激烈。本科毕业后在哪里度过那两年其实也有各种选择,既可以到国际背景的事务所工作,也可以到四川地震灾区做义工,美国的院校远不象国内的院校那样唯分数论。我的侄女今年在哈佛上本科,她是新泽西洲去年名例前矛的中学生,却因缺少做义工的经历而急得四处托人找机会,最终如愿以偿。当然,分数是重要的,尤其是英语,至少能证明沟通交流不是问题。景观专业的院校几乎很少有全额奖学金,很多是TA和RA等辅助教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英语不好是得不到这些机会的。在学费经历了十年暴涨后的今天,没有TA和RA即使得到录取通知书也很难成行,拿到签证的几率也低很多。
在选择学校准备申请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有所取舍,不能只准备一份材料然后撒大网一样地发给几十所学校,要知道每个学校都会收到几百份以上的申请,录取率是五分之一,十分之一或更少。递交入学申请最好有针对性,要研究教授名单及每名教授的课题方向,并在自我陈述中讲明白为什么你选的这所学校和这个方向对你将来回到中国会有直接的益处。还有一点是不要照搬书本上教授的如何准备简历之类的东西。试想如果你自己面对几百封信纸大小雷同,又都是白纸黑字的简历时会仔细阅读每一封吗?什么爱好体育、旅行、摄影之类的东西真的会有帮助吗?如何让人看到,关注到才是准备简历的诀窍。
选择哪些院校也是大家常常思考的问题,美国共有62所大学授予ASLA认证的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有的学校只招收硕士,极少数院校有极少数的博士机会。景观设计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很多位在哈佛大学做过系主任的设计大师都是硕士学历。如果拿中国的园林景观博士的数量和美国比起来,那美国实在是太落后了。但是我知道没有多少人会天真地作此想法。
学校的排名网上应该可以查到。以我个人的经历应该大概是这样的。哈佛大学,弗吉尼亚,宾大,罗得岛设计学校,伯克来,密西根,依利诺大学香槟分校,明尼苏达,麻省大学阿姆赫斯分校,乔沿亚大学,等等。这只是个人经验和直觉,仅供参考。
申请好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订课程和学分,这一项的关键在于对国内学历的认证。美国大学的学历认证是由ASLA制定标准并审查执行,对于在中国的本科学历并非所有的院校都会被认定为专业学历(professional Degree)在我申请明尼苏达大学的1989年,北林的学历还不被认定是专业学位,但之后的不久就不是问题了。也就是说至少在九十年代初期美国已承认北林和其它几所院校的课程设置附合美国专业学位的深度和要求。其实北林等园林院校课程设置早已与国际接轨,五十年代的课程安排既已参考了宾大的课程设置。至今仍不时有人说北林的园林专业课程设置更加注重林学,建筑背景的院校更能与国际接轨云云,真不知道持这种看法的人是出于无知还是另有什么其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