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饱和度绿色与活力橙的交错,是健康与热情的碰撞

▼ 蚂蚁主题场景化打造 理想的自然课堂



雨水花园,生态净化
山是公园的核心景观,水则是公园的跳动音符,利用现状山地低凹的地形,收集净化雨水,恢复生态,将公园中不起眼的“水资源”利用起来,经层层台地的滞留、净化,最终重新回到湿地的水循环中,滋养浇灌土地,为公园带来一片绿肺。
▼ 绿色海绵循环系统

▼ 为游客提供可歇憩的阴凉

▼ 海绵城市


微创介入,绿色低碳
项目以最小的人为介入,留住林地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山林中废旧的木材与石块,搭建手作登山步道、毛石挡墙、生态排水沟,以最自然,低碳的方式融入原有的自然环境。
▼ 自然郊野路径 & 手作登山步道



在公园的硬质材料体系中,大量运用耐候钢板、木材,既展现了自然之貌,又为场地带来温暖的质感,材料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微妙动人的纹理变化。
▼ 原生态材料的应用


低干预开发,高品质呈现
项目以“不砍一棵树,不破一方土”为原则,最大限度尊重自然山体与现状2600余棵乔木。设计前期多次现场踏勘,根据现有乔木点位调整园路走向,建立一树一档信息。通过现场放线、复尺避开10公分以上的大树,遇山则绕,遇险则架空,设计师在图纸上一点一滴,反复推敲,最后经坡度、给排水分析敲定最终的一、二级园路选线,过程中没有捷径与机械,只有实干与汗水。
▼ 用脚步描绘公园路径

▼ 草甸生境 花草摇曳

归林
与林为友,与景对话
林间一隅,微风浮动,树影斑驳,当我们以使用者的身份重新参与到空间的使用,看到建成后的公园,青山翠岭、花香鸟鸣,已成为市民远离喧嚣、回归质朴的理想生活场所,我们感到万分欣喜。公园已成为高密度城市中的活化器,让这里充满生气与活力,它重新链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予人们一场心灵的放松和惬意。
▼ 漫步森野,晨曦抚身


心灵沉浸于此,时光也被掩映在自然里,向往与留恋的脚步声,回荡在这诗意的林间。